谈写作散文人物

二月河:写帝王故事,过百姓生活

2018-12-19  本文已影响82人  妖精婆婆

文/妖精婆婆

二月河:写帝王故事,过百姓生活

2018注定是个告别之年,10月底安放着几代人武侠记忆的金庸先生走了,这一年的最后一个月,写尽帝王雄韬伟略、阴谋机关的二月河先生走了。

这个冬天,寒冷且悲怆。

记得一位朋友曾经说过,每次遭遇不平之事,他的治愈方式之一是,一个人在家里安静地观看《康熙王朝》、《雍正皇帝》等历史剧,看着看着,内心会平静下来:

帝王之家的儿女尚且三更夜读,闻鸡起舞,我等底层资质平平之辈,有何理由自命不凡,饱食终日?九五之尊尚且会有左右为难,夜不能寐之时,我等凡夫俗子,哪有一丁点委屈,一丁点不平都咽不下去的理由?再尊贵的人,也不会成为世界的中心。想来,在历史剧中悟出人生之一二,实为历史人物以及作者二月河带给读者们的福利。

惊闻二月河先生走了,我怅然若失,也许是自己也为主流价值观中的一员,相对于架空和戏说类的历史剧的脑洞大开,我对正剧有更多的认同感,尊敬感,因为作者本身实事求是,尊重着历史。

二月河是河南南阳作家群的代表人物,五百万字的“帝王系列”《康熙王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成为其代表作,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坛的地位。

二月河的作品,严肃中饱含气势磅礴、色彩斑斓的凛然大气之美,一幅“康乾盛世”的历史画卷在他的笔下缓缓铺开,波澜壮阔,锦绣如歌。

如椽之笔如叙事史诗般展现了清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历史风云变迁,庙堂之高,江湖之远无不尽收笔底。上至典章制度、宫廷建筑、饮食服饰、礼仪乐律,娓娓道来,书卷气浓;下至勾栏瓦舍、寺庙堂肆、市井乡野、客旅古渡徐徐展开,风情万种……

帝王三部曲,是二月河呕心沥血的力作,虽然这些朝代中民生疾苦、战争瘟疫、皇权斗争,腐败奢糜的现象一直存在,但哪个朝代又是完美无瑕的?只要历史的创造者们,心中有一束光,眼中有一片天,开拓进取,走向光明,一定会迎来一个繁荣的时代。

在《康熙王朝》中,康熙面对满朝官员的一段痛心疾首的训诫,成为人们难忘的经典:

当朝大学士,统共有五位,朕不得不罢免四位;六部尚书,朕不得不罢免三位。
看看这七个人吧,哪个不是两鬓班白,哪个不是朝廷的栋梁,哪个不是朕的儿女亲家,他们烂了,朕心要碎了!
祖宗把江山交到朕的手里,却搞成了这个样子,朕是痛心疾首,朕有罪于国家,愧对祖宗,愧对天地,朕恨不得自己罢免了自己!
还有你们,虽然个个冠冕堂皇站在朝上,你们,就那么干净吗?朕知道,你们当中有些人,比这七个人更腐败!朕劝你们一句,都把自己的心肺肠子翻出来,晒一晒,洗一洗,拾掇拾掇……
朕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合眼了,总想着和大伙说些什么,可是话,总得有个头啊 。想来想去,只有四个字正大光明.
这四个字,说说容易啊,身体力行又何其难? 这四个字,是朕从心里刨出来的,从血海里挖出来的。记着,从今日起,此殿改为正大光明殿!好好看看……

康熙这一段发自心底的呼唤和呐喊,让人热泪盈眶,也让一部分人羞愧难当,时至今日,依然意义重大,可圈可点。光明正大,磊落清白,无论为官为民,皆为正途。

二月河:写帝王故事,过百姓生活

写尽了帝王霸业、宫廷奢华的作家二月河是怎样的一个人?

二月河名如其人,给人的印象是二月的河在静静地流淌,朴素,安静。

二月河写帝王故事,过的却是最普通的百姓生活。二月河21岁高中毕业,没有上过大学,40岁拿起笔开始写长篇巨著,在作家中可谓大器晚成。

二月河住在南阳市委的一栋小楼里,500万字的宏伟巨著就是在那里完成,小楼朴素之极,现在看来会有落伍寒酸的感觉,红色的墙砖裸露着,没有任何装修装饰,楼顶扯着不同方向的黑色电线,院子里没有绿植鲜花,几块空地被划作方方正正的菜园子,在严霜下,蔬菜们蜷缩在地面上。

走进小楼,客厅是几个木凳,用旧了的茶几,磨得发亮的沙发,书房很有分量,满眼皆书,像一面厚重的墙,咄咄逼人。在这间书房里,二月河面壁十年,度过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历史在他的笔下静静流淌……

直到病重故去,二月河一直没搬离过这个小院,而2006年的中国作家富豪榜上,二月河的年版税超过2100万元,仅次于余秋雨。

邻居们常看到他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车把上挂着一个菜篮,到菜市场上买菜,回家炒菜做饭。

二月河最喜欢南阳街边的羊肉汤,有时候写累了饿了,就去小摊位吃上一碗,既抵饱又御寒。有一阵子,搞环境整治,街边的羊肉摊都被城管赶跑了,二月河很不习惯,他不爱进装修高档的酒店,就喜欢街边的市井消费,连续递交过多次社情民意提案后,南阳街边的羊肉汤又回来了,二月河说,搞环境整治也得考虑市民的生活习惯,还有一部分市民的就业糊口问题。

二月河在创作中深沉洗练,在生活中粗枝大叶甚至不修边幅,一位采访过二月河的记者回忆到:有一次采访结束,大家合影留念,其他人都是西装革履,二月河穿着开襟毛衣,趿着拖鞋来了,这位记者赶紧提醒二月河说:老师,这照片是要上杂志的,你换一身好些的衣服吧。二月河说:我不愿违背事实,把自己打扮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装点得美好得不得了,我就是这个样子。

二月河的侄女周末空闲时,喜欢到姑父家里玩耍,陪姑父剪剪指甲,聊聊天。她说:姑父像小孩子一样,特别馋嘴,爱吃零食,尤其是糖葫芦,经常哄着我让带糖葫芦。

在侄女的印象里,姑父一生勤俭,日常的吃穿用从不挑剔,衣裳买啥就穿啥,剩菜剩饭从来不舍得倒掉,下顿热热继续吃。

每次和姑父聊天,都会觉得“每一句话都很有用”。和其他长辈们一样,二月河也会问孩子们学习成绩如何,但即使考不好也从不批评,而是鼓励,还会拿自己大器晚成的创作经历作为例子说:“没事,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二月河:写帝王故事,过百姓生活

二月河的生活是简朴的,平静的,可他的创作是艰辛的,紧张的。他身居闹市,却能拒绝一切世俗的交际应酬,先后放弃三次出国旅游、定居,五次到风景区疗养的机会,像夸父追日一样执着笔耕。

2006年,二月河查出高血压、糖尿病、小中风等多种疾病,他努力对抗着各种病痛,天天熬夜到凌晨三点……

二月河说,成就自己的不是天才,是热爱和勤劳。

文字在笔下静静流淌,他是最专注的匠人,字字打磨,句句揣度;生命在时光中静静流淌,他是最有良知的作家,拥抱这个世界,奉献于这个世界……

2004年,二月河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向全国两会提交议案,建议全免农业税。

2008年,二月河为鼓励原创力,在两会上提出减免出版税,降低书价……

二月河既是一位作家,又不仅仅是作家;他成名成家,依然不忘群众和百姓疾苦;大隐隐于市,他是真正的智者善者。

2018年12月15日凌晨,二月河病逝于北京,享年73岁。

时光飞逝,岁月无情,可惜可叹。

人虽逝,独留美文在人间,独留清名在人间。

先生千古,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凛凛尤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