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大观园婚姻育儿散文

真正的教育是教育自己

2019-05-24  本文已影响6人  小白记录本

非常认同“真正的管理是管理自己,不是管理别人。”我引申为“真正的教育是教育自己,不是教育别人”。作为一个老师,给孩子们订的希望和目标,比如说让他们成为诚实、善良、勇敢、好学、勤奋的人,我们问过:自己是不是这样的人吗?如果不是,那是否给学生真实的路径可寻吗?只有我们能从丛林中找到那条路,才可能给学生带路,才有能力给孩子们带路,帮助他们走到目的地。难道不是这样吗?

常常有一种深深的自责感。让人更为难过的是,作为师长,看到孩子们懒了、走偏了,不是我们预期的样子,会怒言相向或拳脚相加,完全不顾孩子的承受能力,完全没有同理心。我想,为什么我们会没有同理心呢?因为我们自己就涉足那条通向“诚实、善良、勇敢、勤奋、好学”的那条路,自然没有办法帮到孩子们。让人难过的还有,我们尽力而为地教教材、提高学生的成绩,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未来,而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为了上级对自己的评价,不惜把学生教笨,教‘死’,逼得无路可走。何苦呢?什么是真正的爱孩子?什么是真正的感同身受?如果老师和学生同陷在这样的泥潭中苦苦挣扎的话,那我们的教育还有什么兴趣可言?还有什么希望可言?所以,真正的教育是教育我们教师自己,不是教育别人。

其次,要做到亲力亲为,知行合一。如果让学生捡地上的垃圾,我们老师从垃圾上踩过,对那片垃圾无动于衷。那会有怎样的后果?教育的本质是引领、是唤醒,而非简单的告知与交换。管理好自己,从思想上和行动上,让自己站到一个新的高度上,站到自己给学生预期的目标那里吧!

南老师说‘教师’二字的含义。他一辈子都不愿让别人称他为老师,他说自己没有学生。我想这不是傲慢,这是对自我修为的一种勉励和苛责,他告诉我们老师的责任之重。扪心自问:我们自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做学问吗?懂一点点知识,都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看不起小小的孩子们,经常用指挥的命令的语气跟他们讲话。如今,读到南老的这句话,我想虽然从思想上达不到南老的那种高度,但完全可以从精神上,从做学问的态度上向他靠齐“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教育最早是发生在家里的,西方的权贵请的家教,以及‘孟母三迁’的故事也说明了古人对家教的重视。但是现在教育已经成批成规模化,很多人都觉得学校是教育的最重要的阵地,其实不然,学校可以教给孩子知识和技能,但是不能很好地培养孩子的人格、品德。这一点西方教育中有很明显的体现,澳大利亚的学生在学校犯了错误,老师们不会为此承担责任,花时间去解决,他们认为家长应该负这样的责任。德育又影响着智育,影响着知识的教育过程,我们现在好多家长,上学时间把孩子送进学校,放学了又送到辅导教育机构,基本上一天到晚不与孩子见面。在农村有很多的双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里让老人看看照顾,一年到头可能会回来一两次,这在西方教育学者看来就不能理解,但是我们觉得是正常的现象。这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呢?

在我国的基层学校不仅是教育学生,也承担着家长教育这样的一个功能。该怎样去让家长认识教育?自己的参与教育?这才是我们最应该去反思的,也是解决问题的态度,而非一味的抱怨。2019/5/24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