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号高效阅读训练营

这个七月,我对自己有个交待

2019-07-25  本文已影响75人  芩烟姑娘

如果上帝关上了你的门,别人锁了你的窗,你一定要学会为自己凿个洞。

光透进来,影子会陪着你,你并不孤单。

只要内心有光,永远都别怕。

朝着阳光奔跑的人,终会闪闪发光。

——阿芬写给自己的话

一、你想做的事情,总会做的。

初知叹号哥,是在猫叔的“剽悍一只猫”的公众号,当时有一篇推文讲叹号哥成长史。看完后,觉得,不愧是老铁!

偶然中发现,我和叹号哥在“剽悍读书营”七连。我们竟然在同一个读书营,加了个微信。不过我没主动链接,就只是加了一个微信。

读书营结束不久,叹号哥开始创办“叹号高效阅读营”。朋友圈好多老铁都在帮忙转发,我觉得活动很好,也帮忙转发了,不过还是没有主动跟叹号哥链接过。

看到朋友圈大家对“高效阅读营”的好评反馈,我萌发了参加阅读营的想法。

阅读营第二期,我咨询了一下报名的事情。因为一些原因,我没有参加。

偶尔看到叹号哥在朋友圈发关于阅读营的事情,也会关注。

就这样,一直到了七月。

7月2号,在朋友圈看到叹号哥发招募海报,我看了一下我的暑假课程安排,正好有时间。2号咨询,3号报名。就这样,赶在最后一班车,开始了高效阅读之路。

二、你要做的事情,总有办法做到的。

还记得4号开营那天上午,一群好久不见的朋友约晚上一起吃火锅聚会。

一边是新课开营,一边是好久未见的朋友。

纠结

第一天开营就不参加,之后还想坚持下去?

我选择了开营。

于是,当朋友在相谈甚欢吃火锅时,我自己在家默默泡了一碗泡面。

你以为参加了开营,我就能一直在状态吗?

不是的

上课前3天,我发现我有些抓不到课程内容的重点,对阅读方法也不能完全领会。

这是什么情况?

嫌弃了自己几天,觉得这样不行。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有问题就解决问题。

所以第四天上午,我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来重新梳理课程的内容。翻群记录中大家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根据我的疑问,咨询叹号哥和助教雪姐姐。(再次感谢两位的细心解答与帮助)

弄了半天,开始渐入佳境。

可看到群里小伙伴们的成绩,我有些气馁了。

好多小伙伴已经可以8分钟完成第一个阶段了,我第一个阶段还要17分钟。

小伙伴已经能一小时读一本书了,我读完一本书最快也要1小时40分钟。

小伙伴已经读了近十本书时,我还在个位数。

我心中着急。

但我知道不能跟别人比,越比越没有信心看书,最后可能会完全放弃。

我开始反思原因——主要是第三阶段花的时间太长。

虽然我知道通过第二阶段的找关键词已经了解了全书的大概内容,但是我不放心自己真的读完了整本书。在第三阶段的时候,还是会陷入细读中。

开始做出调整。

以下是我的调整方式,主要是按照叹号哥教的方法。

首先,我会在第二阶段尽量多选一些关键词。

这样做,一是我能对内容多一份了解,二是为了降低我对书的阅读安全感的要求。

第二,运用叹号哥教的方法在格子中将关键词进行结构串联。这个方法还是很有用的。因为将关键词串联后,对内容的结构会更清晰。

第三,对部分书,我会直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做笔记。

第四,再进行第三阶段时,把已经了解过的内容和熟悉的内容看一眼就跳过。

第五,读完一本书,大致回顾一遍。

调整后,我开始能一小时读完一本书。最快能做到40多分钟一本了。

慢慢地,开始有了信心。

真正让我对方法有信心是在我用这个方法一天内读完了12本小学数学教材之后。

说实话,这12本教材,都在100页左右,加上我本身就是数学老师,我自己也感觉自己有“偷懒”的嫌疑。

但我参加阅读营的一个初衷就是希望能通过这种方法读教材。所以,我还是打算试一下。

刚开始读第一本时,我懵了。

课本内基本上全是图画,文字很少,对重点内容的标注几乎没有。这个怎么处理?

我的处理是:

第一,先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根据这本书的目录和每一章里面的大标题抄出来,写上页码。

第二,根据每一个大标题,把重点内容写出来。

第三,回顾全书。

就这样梳理了几本教材之后,我感觉自己的速度越来越快,对内容的把握也越来越准。基本上是看到里面的人物之间的对话,就知道这里考查的重难点是什么。

我一边感叹方法的有效性,一边欣慰自己这几年数学老师确实没白当。

读完小学12本教材,我又梳理了初中的6本教材。(我发现我对初中的内容很感兴趣,打算接下来多刷刷初中数学题。)

接下来是连续几天一天5本书。

然后是一天10本书。

最后一天读了12本。

到21号下午,总共打卡52本,其中包括:

教材类:18本

教育类:14本

写作类:8本

李笑来类:3本

其他:9本

三、感谢

回顾参加阅读营的这些天,除了学会运用“叹号高效阅读法”读书,做到了以前没有做到的事情,给我感受最深的还有这些心理的变化。从一开始的没有信心到后面有信心读书,其实,也更好的认识了自己。

同时,在这里,也特别感谢我的助教雪姐姐的一路陪伴。你的细心解答与鼓励给我更多坚持的勇气。

还要感谢丹丽,在我有疑问的时候,答应我的“独宠机会”,陪我聊天,梳理。

最后,感谢叹号哥独创的方法与这些天的辛苦。还有上次叹号哥深圳面基时,送的书,读书营结束,可以好好看这本书了。

最后的最后,还有群里的伙伴们呀,谢谢大家的陪伴。虽然我不怎么主动链接大家,其实一直在默默的关注着群的。大家都很厉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