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囚”悦:红消香断有谁怜
【读王向锋《金屋血泪》一篇所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3505506/7b884f6140c3a19b.png)
爱情,如今在我们所想最高的境界便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生一世一双人”是多少人的期待与追求?然而,古代的爱情除了仅仅少例,又有多少人能够做的到?皇帝总是后宫佳丽三千来任君挑选,只要你开心就好!那么多的佳丽仅为他一人而活,这样的文明是我不能理解的。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一个人做了皇帝好像就是拥有了全世界,整个天下的东西都是他的所有物。于是,他的喜怒哀乐关乎众人的身家性命,丝毫不敢马虎。
汉武帝刘彻一直因他的赫赫功业而被我们熟知,然而这并不能将功抵过般的否认了他的后宫生活。大多数皇帝都可以称作是以貌取人的,外貌协会的历史也由来已久,只是比较可惜,也比较可痛为什么处在豆蔻年华的女子会有这样不幸的命运,为什么明明可以拥有更好的生活却因身份地位的不同而被冷落或处死……
/1/
因为遇见了你,我才成了这样的自己。
陈阿娇,身世不凡又貌美如花,可谁都有自贵之心吧,也许都免不了“君宠亦娇态,君怜无是非”这样的变化,因为终日一人得宠惯了,突然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便不由自主的紧张起来,做事也就变得毫无情理可讲,最后落得遭人嫌弃,打入冷宫的下场。也许遭受冷落是必然的吧,有“金屋藏娇”的开始,也就不难出现“被闭长门”的后果,毕竟君心难测,君旁难守。
对于古人诉说陈阿娇的不平与怨恨的诗中,最喜欢的是刘禹锡的《阿娇怨》:“望见葳蕤举翠华,试开金殿扫庭花。须臾宫女传来信,言幸平阳公主家。”把阿娇的怨、苦之心表达的淋漓尽致。对于皇帝来说,把一个妃子打入冷宫不过是生命中少了一个人的陪伴而已,殊不知在那一刻,这个女子所一直依赖的天已经坍塌,之后的一生自此变得黯淡无光,终日不再有一丝欢乐之气。
你不喜欢宫廷里的暗斗,那你可知她之所以成为了今天的这个她,原因是什么?
/2/
遇见了你,不知是我的幸还是不幸?
皇帝虽然公务繁忙,但却从来不缺佳人陪伴,陈阿娇成为了过去时,必有另一人来成为现在时。卫子夫,善于讨人喜欢博得宠爱,因此获得汉武帝的欣赏便是众人心照不宣的了。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卫子夫之兄卫长君、其弟卫青也开始了他们的官场生活,不知道当时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惊喜激动?伤感忧虑?
伴君如伴虎这句话从来都不只是口头说说而已的,即使你贵为天子,但倘若威胁到自己父皇的权威,违背父皇的心意,自己的性命依旧不能得保到全。自古奸臣总是被人仇恨,然而处事镇静,深思熟虑也应该是一个人所具备的,冲动是魔鬼,仅仅为了消除自己心头之恨,杀掉奸臣江充,被其他居心叵测之人抓住了把柄,母子二人最后都落得被逼无路,自杀的后果也只能自己承担了。
若当初不被选中入宫唱歌,若当初没有遇见汉武帝,又会有一个怎样的历史传奇或佳话呢?
/3/
花容消逝,忍痛拒君,君知吾心否?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一直以来都很喜欢这首诗,但始终不知道这首诗是为谁所写,也不知道这世间究竟是谁有如此美貌,能写出这首诗的李延年可谓是满腹才华,也可说是用心良苦。
李夫人入了宫,因美貌而得宠,但谁都知美貌是最靠不住的东西,经时间打磨终有一天面目全非,以往姣好的面容最终不见。在得了重病之后,面貌受毁,又该怎样去面对喜欢自己美貌的汉武帝呢?于是乎,皇帝的每次到来见到的便是这样的一幕:李夫人用被蒙面,只可听佳人之音而见不得佳人之容。即使汉武帝以封官加爵、奖赐千金来商量,依然难答心愿。这是李夫人无情吗?只怪皇帝过于重视外貌,让人感到害怕,畏惧以后自己失宠的日子,如此而已。
聪明的人,懂得给自己留有后路。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人只有对自己得不到的东西才会念念不忘。
/4/
心甘情愿,却招来杀身之祸,早知如此,又何苦如此情深!
“婕妤”二字自带淑女之感,总是感觉名字中若有这两个字,则此人必定是气质极佳、容貌出众。
赵婕妤便是一位姿色奇佳之人,在汉武帝外出巡狩河间时所遇到,封号为拳夫人,入宫后汉武帝又为她修建钩弋宫,所以又被称作钩弋夫人。遇到了汉武帝,她的人生圆满了,她也收获了幸福,但是幸福的期限却太短太短,而决定其幸福期限长短的竟是自己所爱之人,这不可不说是一种悲哀。被心爱的人抛弃、背叛,无论对谁来说都难以接受,更何况是一介弱女子。她不知道为了他而付出了自己的美好年华,为他生了太子的自己究竟何错之有,错竟致死?
女子干政、红颜祸水这是历代皇帝的一大忌讳,从国家角度来讲,为了国家安定,牺牲一个女子的性命并没有什么大不了,但是一个国家是由民众组成的,“人言且立子,何去其母乎?”连民众之心都难以服,又何来为国家、民众之说?
在中国古代的男权社会,丈夫是一家之主,女性的一切活动都要以他为主,这样的社会造成了多少的红颜消损、家庭的日日争吵……
在万物长久的秩序下,我们只是当了一会儿小小的演员,即使贵为皇帝也不可违背客观规律,在这短暂的生命间,我们能留给世人怎样的印象呢?
最后想说:阅读历史,阅读哲学,不为长学问,是让自己更有信念
(ps:这是第一次去想历史上的一些事,其中有不解,有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