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随笔生活随笔随笔

品不出的家乡味

2018-08-05  本文已影响175人  平凡之梅

                        平凡·原创

品不出的家乡味

董卿说:“故乡,是我们年少时想要逃离的地方;是我们年老,可能想回也回不去的地方。”今天,兰姨的到来,让我对这句话有了很深的体悟。

                  一

远嫁

四十多年了,今天,我是第二次见兰姨,而第一次,我已经不记得什么时候见过。听母亲说,兰姨是她的妹妹。1964年,她还上高中时有人给她介绍一个兵哥哥做对象。俩人一见钟情,从见面到订婚到结婚,只有十天。可能是我姥姥接受不了这闪电式的婚姻,也可能是家里实在穷,兰姨的陪嫁品是只够做一个裤头的一点粗布。那,还是到我一个大舅母家,现场从织布机上剪下来,借来的。

可我兰姨却是走得高高兴兴,义无反顾,怀揣着梦想去支边。去一个现在坐火车也得两天一夜才能到达的地方。

那时候的家乡,一定是她迫不及待想要逃离的地方。因为爱情的牵扯,力量极大,远远大过了家乡的吸引力。而那个兵哥哥,也就是我的姨夫,仅一件事就可以证明兰姨的义无反顾是对的。兰姨走后二十多天,收到我姥爷寄给她的家信,感谢她给家里邮寄的15元钱。兰姨一头雾水,姨夫轻描淡写地说:“是我寄的啊,老人养你那么大,家里姊妹又多,我寄点钱也是该的。”

后来,姨夫探亲假回家,一定回来看我母亲,一定会赠给我家一部分钱。姨夫,终是因为爱她才关爱了她的家人。这个男人,始终都是是重情重义的。

磨难

我对兰姨了解不多,她来看我母亲,待的时间也不长,我不好意思细问。但从她的只言片语中,还是听出了她受过的一些磨难。

大儿子先是离家出走,音讯全无,那决绝的态度有甚于兰姨。后来回到家,结婚,却从此和兰姨老死不相往来。

女儿一生下来就被诊断为婴儿瘫,终身不会行走。后来,医疗条件转好,动过几次手术,拄着拐能走了,还学会了做饭、做衣。一个母亲,几十年陪着女儿辗转医院,其中的苦不言而喻。

  老二老三是一对双胞胎,与我同龄。我还记得他们八岁时来我家,骑我家的小猪玩,见了麦苗说是韭菜。可后来,老二不知得了什么病,白发人送了黑发人。

  前年,我姨夫动一台大手术,恶性肿瘤,勉强捡回一条命。

  经历这些磨难时,兰姨可否哭过?可否想过回家?此地,他乡,何处是她的故乡?

                    三

                  奔丧

我姥姥走了,享年97岁。

兰姨奔丧回家,满眼物是人非。72岁的她已然白发苍苍,送走老母,故乡还有什么值得她留恋呢?

乡音偶尔会冒出来,或许,她心里一直给故乡留着位置,安放自己的童年。

                四

              思归

前面种种思绪,都是我的猜测。亲耳听兰姨说到想把外面的楼房卖了,举家迁回家乡。我才知道,故乡,一直在她心里。

真的能回归么?少小离家老大回,家里可还有自己的立锥之地?举家,又能举几个人回家?她的故乡,又何曾是她的儿女们的故乡。

家乡成故乡,其中的味道谁能品得出?苦也罢,甜也罢,终得你自己去品,去咽,再反复咀嚼。

品不出的家乡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