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程无终点,永远
今天,当我再次回放整个进程,仍大吃一惊,它那么完美和真实。它超越时空,如此富有戏剧性。一个个偶然小片段,连接起持续不断的新创造和新奇特。太多偶然性的聚合,启动了长达数年的时代链条,导演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现代中国传奇。
我们设想一下:
如果圆圆没有阅读《莲花》;
如果圆圆没向小米提出心愿;
如果小米没有承诺;
如果小米像大多数白血病人一样死了;
如果小米把承诺当成玩笑或戏言;
如果小米在多年准备过程中,不能坚持下来;
如果小米在旅程中,面临艰难困苦而退出;
如果小米进入墨脱旅途却没能活着走出来;
如果没人写她;
我们发现,太多的如果,随时会使小米的传奇画上句号,不为人所知……
这是写在《旅程无终点》序言里的一段文字。
人生究竟有着多少个玄关?生命究竟还有多少个人类无法探索得尽的奥妙?古今哲贤无一人敢做定论,也无一人能求得说服人类众生的唯一普世真经。或许若真能探索到完那就不可能是生命的奥秘了。 我们只有在活着并且思考或被思考,我们来不及犹豫地被席卷在生命的征程中,有时不得不被迫地同命运抗争,有时又不得不顺应天命。但只要我们活着的意念不死,只要我们对生命有一丝希望,我们就永远需要精神和身体并肩同行,不离不弃,二者缺一不可。否则就像臧克家写的那首诗《有的人》:有的人活着,可是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可是他还活着。无论活着像死了的还是死了像活着的,都不是真正意义的活着。
“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便是著名的“蝴蝶效应”。它指从微乎其微开始,导致最后“诡异”结论性的巨大差别。它指我们无法用理性推导未来,在“蝴蝶”翅膀下,未来不可预测。
旅程无终点,永远。
曾经以为的终点,从来不是尽头。
《旅程无终点》给人的心灵震撼和引起的心理波澜久久难以平息。
生命里太多的奥秘,所有的发生既是偶然也有一定的必然,就像那个著名的“蝴蝶效应”和“多米诺效应”,生活是那么的随意,却也是那么的传奇,人生没有“永别”,只有未曾“谋面”。
就像这部纪实文学中终已故去的“圆圆”和“小米”,“圆圆”未出现时,“小米”只是一个“无灵魂论者”,而在与“圆圆”的激烈辩论以至于对友谊产生威胁时,“小米”以“为友谊妥协”的方式姑且“理解”了“灵魂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而她只是保留性地用了“理解”和“存在的价值”一些中性的保守的词语。而让“小米”真正相信“灵魂的存在”,却是“圆圆”真正的离开。这么说,离开却也是另一种“守护”,守护着“小米”生命的刚毅、勇敢、执着、热烈。“小米 ”以最大的热忱继续着与生命不息的战斗,用“圆圆”赠与她的多一个人的力量。如果生命中幸有“圆圆”一样的人出现过,人生无疑是幸福的,是不孤独的;如果自己就是“圆圆”,那么总有一个或多个“小米”被深受鼓动过,因填充过他人的人生而精神永存着。
这本书让人产生的心灵心灵悸动远不仅仅是友谊的美好,精神的恒久,还有很多幕让人唏嘘的人性的观展,如果不是因为书中人物一个个与生命与死亡的故事,难以激发人如此透彻地或冰冷或感念的对人性的思考和领悟。与冰凉冷血且软弱无能却又常恶魔般抛离人肉体之躯的生命相比,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