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浮(41)

2022-03-20  本文已影响0人  西窗话烛

2006年,松一在工作上把大把的时间花在了对苏州河的研究上来。

苏州河,是吴淞江上海段的别称,它源于东太湖,流经江苏的吴江、昆山、青浦、嘉定等地,一路自西向东,至上海市区与黄浦江汇合,全长125公里。

曾几何时,松一也认为苏州河只不过是普通的一条小河流,但随着对它的深入研究,才发现它在历史上曾经“历尽沧桑”。

在古代,吴淞江作为宣泄太湖洪水的主通道,曾经是上海境内最重要的干河,其河面宽阔浩荡。但北宋庆历年间,由于在上游修筑吴江长堤,使得吴淞江的水源受阻。到明代永乐年间,吴淞江中下游河道淤塞严重,“五朝元老”夏原吉,后人赞其“一生清操如冰雪,万世励节似苍松”,受明成祖委派,又开浚黄浦江作为疏导太湖来水的入海主流,同时北引吴淞江入太仓刘家河。

如此吴淞江、黄浦江的一消一长,一沉一浮,以致吴淞江的河道日益淤浅并逐渐让位于黄浦江,又经过5个多世纪的演变,到近代以后已退化为宽仅40-50米的一条普通支流。

在历史上,受益于联结江南鱼米之乡以及经由吴淞口通达南北两洋的优越航运地位,唐宋时期的青龙镇、元明以来的上海老县城,都曾依托这条河流得以成长、繁荣。

一定程度上说,苏州河的沉浮史也是上海之城的发展史。

鸦片战争前,在苏州河与黄浦江交界处是一篇芦苇丛生的荒滩,周围是星星点点的村落。

往里去,则是广无边际的稻田平原,无数的小河浜密布于其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