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一场饭局的照见

2017-01-03  本文已影响0人  山林九

卡尔罗杰斯说,越是个人的东西越普遍。

马斯洛补充道,我们必须记住,对一个人深层本性的认识,同时也是对普遍人类本性的认识。

当我们更了解自己时,当我们认识到自己时,我们就能更认识他人。

我是一个对于了解他人比较笨拙的人,说白了,完全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虽然是学心理学的,但是把所学的知识用在我面前的这个人身上,对我来说有无法跨越的鸿沟。学心理学之前,是很发怵和人打交道的,甚至有一些轻微的社交恐惧症的症状,比如在人群中会觉得紧张,会觉得旁人给我一些负面的评价,会回避人多的场合。心理学帮助我了解到现实的情况是,其实并没有人关注到你,也没有人给你负面的评价,每个人最关注的其实是自己。所以慢慢的,我的社交恐惧症的症状缓解了许多,在人群中也比较自在了。

但仍有一个我发怵的场合--饭局。

我觉得饭局是一个没有明确意义的场合,除非是一二至交好友,否则很容易一群人聊得漫无边际,不知真假。有时候会感觉大家都在收着,在维护自己的形象,在扮演着什么,这种不真诚的感觉让我很无措,所以渐渐的,参加的饭局愈来愈少,我也乐得自在。

最近难得参加了一场饭局,久违的无措感让我找到了一些自己排斥饭局的更深层次的原因。

S同学是心理沙龙的组织者,我很喜欢她组织的沙龙。于是得到她乔迁新居的暖房饭局邀请,我很开心能和沙龙上认识的小伙伴再次相聚,便欣然接受了。谁料饭局前夕我认识的小伙伴纷纷回家过节,饭局的其他参与者我都不认识,情势忽然变得有点儿尴尬。但既已承诺,临时不去又怕伤害关系,而且日后还要合作沙龙事宜,思量一番,还是决定参加。

于是乎,元旦的第二天,我横穿了北京的7个环,来到了遥远的大北边,奔赴饭局。到了饭局发现和自己想象的还要更差些。S同学的老公邀请了4个高中同学。场面话题完全被他们所掌控。虽然高中同学相见,方言和好玩的故事纷飞,屋子里的温度骤升,场面热闹的很。但作为倾听者,1个小时后耳朵开始嗡嗡作响,礼貌性的微笑搞得我嘴角发僵。真是分分钟想遁了

虽然也能感觉到其他人给了我说话的机会,我不想也没精力说话了。安静的待着是我熟悉的,觉得安全的姿态。饭局过后,回家路上感觉到了空虚和沮丧,再次对于自己在人群中所应该呈现出的迷茫和软弱涌上了一股失望感。

其实我有能力改变我所处的不喜欢境地。饭局的参与者不熟悉,找个借口不去就好;饭局的现场有变化,找个理由提前离开就好;饭局的人们若是有趣,大胆参与谈话也不错~然而我最终选择的还是一种求全。

我希望和S建立良好的关系,所以带着一种讨好的姿态。这种姿态下的我并不开心,参加饭局感觉自己也可有可无,并不重要。现在想想,落到这般情境,无非是一个“慌”字

只是因为一起做心理学活动,S同学作为主创拥有权力,我就慌,想着参加饭局去示好。饭局和想象不一样,我也慌,怕显得无趣,奇怪。不舒服却也不好意思提前离开,这般没个性,畏手畏脚,倒是显出了自己的无趣。慌心一起,处处讨好,害怕露怯,失了分寸,变成了一个这样的我。最令我沮丧的是,这样对我是熟悉的,是多年以来想摒弃的。

我以为我已经变得坚定一些了。忽而还是那个懦弱的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