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8
1.克制是美德。朋友见我在微圈发了几张“教育行走”美照,弱弱问候了一句:“又去走了?”我悄悄回答了一句:“嗯,回来了。”暗自窃笑:这是低调的奢华吗?
2.失眠有时是喜悦。听说每一个参加完“教育行走”活动的人,普遍有两种征兆:睡特别好的和睡不太好的。睡特别好的,是因为高强度、高密集的课程之后,人由于太专心投入而出现后续的乏力与困顿,几乎可以用入枕即睡来形容。睡不太好的,则是因为人一直处于某些局部小亢奋,肾上腺被激活后一时无法回落至正常状态,身心在行走的余波中跌宕起伏、来回反复,这时睡好才是一件怪事。我属后者。
3.纸条最是传情。小纸条,一般都会是些小情书、小甜腻、小暧昧之类。比如小时偷偷给喜欢的男生写纸条,不出手,容易藏,很私密。“教育行走”是大型的公益活动,适合写大文章,但也不妨小私语。于是,我会将大大的“我们”偷偷改成“我的”。呵呵,有没有发现:“我的教育行走”其实挺好的。“我的”,一种充沛的拥有感与满足感。
4. 非写不可的时刻。爱慕如此多,提笔如此晚。不该,真不该。自从小尘同学在写作群里敲黑板划重点被点名交作业后,我每天都会追着问自己:我的作业呢我的作业呢我的作业呢?微微焦虑,小小紧迫。后来我跟小尘摊牌:一定会写,千万别催。其实我想跟她说的是,心里分明有条八爪鱼,快把心给撕碎了,请鄙视我吧。很是奇怪,这两天突然想听张雨生的《我期待》,辨识度如此之高的声音恰似我的心情写照,特别是高潮那几句“Say goodbye 前前后后、迂迂回回,昂首阔步,不留一丝遗憾”,除了荡气回肠,还是荡气回肠。夜难寐的时候,抓来枕边的手机,开始在手机上慢慢吐字。一个个,真的字。
-破冰表演手语操-
5.诚实人的优待。反正活动也结束了,张老师、刀哥也拿我没辙了,我也敢把丑话说出来了。其实当初我申请了一个核心名额,也顺利成功了。本想和亲爱的沈兰姐姐同行,谁知家里丫头蹭了前两次行走,感觉有点小上瘾,宁波之行还想蹭。于是悄悄问张老师和刀哥,他们提醒我:偷偷藏着。于是,走哪都不敢喘大气,生怕被人发现。讲出来估计谁也不信:居然藏了一个大活人一起又去“教育行走”?是的,我做到了。
6.学习是自我选择。脑子里总是有两个场景切换:一幕是学期末为了挣继续教育学时,我主动报名参加一个市级教师培训。在下午培训开始不久,我发觉讲课者内容是极好,讲她的教学写作,可能因为一些发言技巧加上午后的昏沉,令人吃惊的一幕出现了:整个会场,至少一半以上的人睡着了。而另一幕就是我们“教育行走”会场,时常是满满四百多人,每日从早间至晚间,课程安排密集,茶歇时间有限,但会场里的老师神采饱满,眼神清亮,目光如炬,精神满满。当一个人带着一颗主动的心,走哪里都会闪闪发亮。
7.叫我“小豆子”。破冰进会场前,遇到了张老师和刀哥,因为“藏着一个人”,打过招呼便往会场走。刚转身,只听得身后刀哥和张老师不约而同大笑起来,我至今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而笑。后来回程路上,再见刀哥,下车时、等候时,几次听得刀哥轻声唤我“小豆子小豆子”(两声连着),倍感亲切温暖。突然发觉一个人的好玩都是从他怎么叫你开始的,我爱每一个叫我“小豆子”的人。
-手语操表演者合影-
8.独自行走的勇气。不知为什么,今年的行走真是“抢”得火热:营员报名靠抢、节目表演靠抢、听课座位靠抢、提问发言靠抢、闪电演讲靠抢、拍照合影靠抢、整理文字靠抢、志愿服务靠抢……无时不抢,无处不抢,抢得欢乐,抢得快意。“抢”,毫无疑问成了本届行走的一个热词。不免担心,下届行走,温吞如我,定遭淘汰。其实,对照“教育行走”提出的惠及更多老师、唤醒更多生命的活动宗旨,我理应淘汰。文质老师提醒说,“应该鼓起更大的勇气,去见识更丰富的风景”。是啊,我行走过了,我成长好了,我便可以独自出发了。
9.再次确认眼神。看见国平校长和他的二宝了,呆萌的样子,忍不住想抱抱他;看见伟华和她的妞妞了,戴了眼镜,已是亭亭玉立成少女;看见大西北的猫校了,一如既往的瘦和一如既往的执着;看见端正的小妹了,以及她正在做的一本读书汇编册子,我们自然就聊了书的样子;看见始终坐在第一排坚持做直播的莉莉姐了,她实在不得闲,所有情意尽在匆忙的拥抱里;看见写作班同学了,该来的都来了,开心地相互“liao啊liao”(写作班专属词汇)……看见了安静谦逊的侯晓斌老师,看见了海陆丰的几位新朋友,看见了英才热情的小伙伴……旧友新友,以及更多来不及相认的彼此。好啊,真好啊。
10.开辟自己的世界。其实我一直搞不太懂女儿为什么可以跟我一起行走了三届?问她,她耸耸肩膀,傻笑。那天,不知道说到了什么,她居然对我明确说:要我讲,吕云萍校长就是属于这款的。我听出了某些意味,为她的眼光独到。这大概就是“教育行走”对一个青年人的耳熏目染,她在用自己的眼光理解教育中人,理解世界。一定是私心所然,我很希望女儿和我一样做老师,但她除了抵触、反抗,一度说极不喜欢。于是,顺了她。所以她一直在尝试做自己,做她乐意的事。
-“张文质教育写作班”部分成员合影-
11.善意尽在细节。带闺女行走的好处是,走哪里都不用背很重的行李。不足的是,我会失去和别人同行同处同住同吃同睡的绝好机会。但好在,避免了很多生活尴尬。她跟我说:别拿幼稚当天真。我说:莫非很傻很天真?想了一下,小女的诸多提醒值得借鉴:小心,注意会场的台阶;把握情绪,上台别太激动;拿好贵重物品,成年人丢三落四不太好……于是,我会缓过神来收拾我的摄像机、笔记本、保温杯,盖子、套子、袋子等等一系列。心里还忍不住赞美:行走让我更细致、更耐心。
12.有挑战地去学习。行走前做好细致的谋划:主动认识余年初和子虚两位老师;拍摄三段视频,顺便摄影N张;录音六场重点讲课;至少整理文字一篇。想好还不够,用笔一场场圈出来。备好物品,充好电池,背个包包,带好材料,放一本书,加个水杯。提前入场,安静等待,学习开始,身心浸润。整个三天,全神贯注,吃得不多,精力极好。真如张老师所言,“梦想是能治愈疾病的,激情是最好的良药,全情投入的人,连病都来不及生啊”。
13.主动去交往。按照既定目标,锁定余年初先生。之前,我已把他的公号“余声余语”翻了个底朝天,总觉得看见真人前要对其有所了解,这才是一种尊重。当余先生大汗淋漓地讲完他的课,我的右手也差不多废了。因为我的摄像机在我纤细的右手上平稳拍摄了一个多小时,我很高兴自己常常能做一些原本想也不敢想的事,特别感谢我的右手。在等待它的苏醒之际,我慢慢走向余先生,幸亏很多粉丝围着余先生拍照合影,使得我有很多时间灵活一下我的右手关节。我跟余先生的第一句话居然是:“余总好,我不是来合影的,我想认识你,我叫小豆子。”他很尴尬地冲我一笑,将以为摆拍侧过的身子及时归位,而后我们非常正式地握了一次手。哈,正式得险些笑场。(真没合影)
-余年初先生与张老师对话-
14.执着是好运的姊妹。认识子虚先生就显得有点一波三折了。2010年南通见过,但仅限于看见。最早在“1+1”读他的文字,后来在他的公号“知识父母”读文,这一次,再见子虚。等他讲完课,又是粉丝们拍照合影时间,根本没时间上前招呼一声。最后一夜的歌舞晚会,会场里乌漆麻黑,也不适合前去主动搭讪,眼睁睁看着错失良机,自顾懊恼。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早上在去火车站的车上我竟然与子虚并排而坐,哈,天赐良机,吉人有福。我大概愣了三秒,而后非常自然地和子虚老师招呼,“我叫小豆子,很高兴认识子虚老师”。不出所料,我们非常友好地握了一次手。哈,圆满得眉飞色舞起来。
15.学习更在行走后。行走回来后慢慢整理资料,我把摄像机中自己觉得满意的照片一张张发给余先生。不知是否是出于礼节与客气,余先生说拍得真好看,很传神。其实,我知道他才是一个摄影高手(公号内,一直有余先生自己的摄影作品)。课件、视频、照片、录音等,慢慢归类,一一整理。其实,我发现真正的学习一定是在行走之后,如何对感兴趣的话题再思考、再延续,甚至与专家形成后续的互动与交往;思考如何把这些精神食粮转化为可以运用的素材,与自身结合,与学科融合,尝试一些创建性的项目与课程,等等如此。
16.淡淡友情亦珍贵。我以为,最好的相识一定在文字里。那一声照面,不过是世俗意义上的感官需求。比起会场里很多激动的粉丝,我显然略带一点清醒的冷。我说了,我是三届老营员了,我的兴奋都化作相见时的心满意足,我的激动都化为我平日里的真切行动。短暂的间隙,我和小丽平静地探讨着学校的读写项目,分享彼此的做法与收获。三言两语,淡淡如水,我们甚至没有过分的亲密动作,只是认真地说着,我们都知道做这件事情的难度与挑战,但分明又清楚它的必要与重要。我们彼此都保持着恰到好处的好。见时,珍惜;别时,珍重。
-欧小丽老师半日总结发言-
17.赞美需要不断表达。看见喜爱的人儿上场难免开心:文芳,继续他即兴而散淡的访谈,似汩汩清泉流入心田;刀哥,继续他的柔情似水,细密交织,绵里藏刀;张老师,继续他姥姥式的絮絮叨叨。说实话,会场里时常有更力量、更激昂的声音奔涌跃出,但我挑剔的耳朵总是更倾向于舒展而绵柔的表达,包括那些熟识的举手投足、神采语言,生动不失哲思,温和不乏力量:坐得住、听得进、入得心。也许,这个时代从不缺权威的声音与权威的表达,缺的恰是温情的注视与深情的款待。
18.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人。因为深深认同,所以总想效仿,我希望自己能够自觉成为一个生命化老师,成为一个生命化主持人。(这是我去年的愿望)。盘点一下自己一年来的努力,主持了学校读书活动与论坛活动近十场,我始终提醒自己两点:一是温和的表达方式,二是有质量的表达内容。(为了做更好,读书会我会全程录音)我把自己主动地交出去,呈现自然的生命样子,说自己的句子,做给人希望的事情。我带领我的读写团队克服困难,挑战“21写作计划”;我专注专情于教学,实践生命课堂,整理出18节课堂实录;我兼任实训生学科导师,指导青年教师学习与上课。我相信:当所有的想法变成具体的行动时,行动才有真切的意义,行动也会成为一种自我鞭策。
19.分享彼此的好。当我们彼此再次遇见时,我们要主动分享自己的改变,分享自己的读写生活,分享自己的创意行动,分享我们的美妙人生。行走的舞台属于专家教授与名人名师,行走的舞台也属于优秀团队与骨干精英,行走的舞台更属于一个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你和我。“教育行走”是草根的、民间的、公益的、开放的思想分享场,独立、包容、新锐、创意,无论走哪里、无论遇见谁,我们都要分享彼此的好、分享教育的好,“让我们在各种小团体与小思想中自由成长、自由呼吸吧”(张文质语)。
-张老师“心怀世界,活在当下”讲课中-
20.发掘多重意义。关于本届“教育行走”,前面说到了一个热词——“抢”,后面就说一个小词“自”吧,它或许也是我眼中的行走特质:自己、自我、自觉、自愿、自费、自理、自立、自由、自在、自然、自如、自发、自励、自主……应该还可以接着写下去,我们一起来丰富与赋予“教育行走”更多含义。
21.一个深情的期许。我一直记得21世纪研究院的马志娟老师的那场主持,因为来的是傅国涌先生,傅先生讲真好,现场热度到沸腾。马老师主持时,既有一种主持人天然的亲和力和融合度,又有一种随时抽身反观的冷静与理性,非常合理地调控现场,回归话语主旨,让对话与交流尽可能走向深度,活动主持人与教育观察员的双重身份在其身上得以很好地展现。她说,“教育行走”的发起者是两位男神(张文质老师和谢云老师),现场讲课的又多为男神老师(曾桂安、傅国涌、方心田、李庆明、余年初、刘根平、扈永进、王树举等),马老师一秒切入正题:真的非常希望在我们的行走舞台上多出现一些女神。
写着写着,我的行走21条感言居然在马老师深情的期许中接近尾声,也在美丽的七夕有了一个温暖的结语。好吧,通往女神的路何其漫长,女生们好好为转型而付诸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