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4月13日推文《过关》等

2024-04-12  本文已影响0人  梦里依稀风铃

轻舟已过万重关——读《过关》有感

一本未读的书总是因为疑问和好奇而被打开,本篇亦如此。开头以“过关”二字的多重含义,为切入引申,进入书中的故事,衔接自然而流畅。

同名小说《 过关 》聚焦于深港两地的社会

生活,呈现了两地融合往来的景象。故事主要围绕着一个刚刚经历丈夫去世的湖南女子梅姨展开。作者为深圳本土作家郭海鸿所写,去年出版。

这是一本非常“好读”的书,文字的朴实无华,情节的精巧设计,小说所反映的深港融合,两座城市普通人的生存故事,人的来往互动,一切的发生像我们熟悉的日常一样,发生在黄贝岭、罗湖书城、福田口岸、地铁1号线等等,书里善良勤劳的清洁工阿姨,艰苦创业的企业老板,技校毕业的“IT牛人”,很喜欢来深圳书城买书的香港学者,湘菜馆老板等等,这些普通人,构成了真实生动的深港社会生活。

常言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明明那么多的难,“我”看到的却是这座城市中的暖。为什么“她”总能一路披荆,过关闯将?不难发现一个个善果的背后,深埋着她曾种下的善因。书外的读者会随着书中人物的人生浮沉而悲喜,为种种机缘巧合后的水到渠成会心一笑。

愿所有的积极和善意都得到了正面的回响。推荐品读。


美的不同视角——读《谈美》

推荐语:

请 @晴望有雨点评:

什么是美?我的体会是---美是一种心动之感,喜欢之绪,欣赏之情。美这种属性与人的判断相关联,因而美会因人、因时、因地、因事而转化。

中国现代美学界的泰斗朱光潜先生的《谈美》说的就是美是什么、美从哪里来、以及美的本质特点等,是一本具有启蒙意义的美学专著。

本篇以”美的不同视角”为题,表明作者将自己对美的理解与《谈美》一书里所阐述的美结合起来,并将书中的美学理论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实践中,产生了新的领悟和收获。用实际生活中的事例来阐述自己对于美感和快感之间差异的理解,颇生动形象,比较到位。

人们对于美其实有两种不同境界的感受--美感和快感。美感不从事物的实用性出发,而属纯粹的意象性质的观赏,不具主观意志,也不会有占有的欲望。而快感则源于人们对于实际需求的满足,并由这种满足而产生了对美的快意。

在如何欣赏美这个方面,作者提出了思考、考据和批评相融合的观点,指出思考会提升欣赏的水平,考据和批评能够扩展欣赏的角度,这对于原著思想的理解和把握是比较准确的。

文中还提到“美感需要距离“,“情人眼里出西施,”美的欣赏极似“柏拉图式的恋爱”,这些正是反映了《谈美》一书中所论述的一个重要观点---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因此,美是多角度、多侧面的,也因人、因时、因地、因事而异。

”我们需要美,也需要看到美的能力“,并将生活中的情趣与发现美、欣赏艺术、使生活更加丰富美满联系起来,我相信这应是朱光潜先生想通过《谈美》向读者传递的信息---让自己的人生艺术化。 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