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20年
年是新的,只是今年多年些“过”的味道。早几个月的时候看到湖北解封,人民放着炮竹,大概这个才是年的历史意义。
祖先定了下时间的按钮,分隔了一段岁月和一段岁月,从历史中来到历史中去,大约是人类真正成为主宰地理由。每个世代站在不同的视角看待的是不同的问题,只是人们常常都从历史或是规律中去寻找答案。
作为一个诞生2年的部门,其中也有很多记忆和思考。
我们拥有很多公司的第一的记录:
第一个竞聘的部门,部门的中高层管理者都是竞聘上岗的。
第一个专业对口大客户的部门。
第一个与兄弟部门开展合作级别考核。
从我本人而言,我也获得了很多第一次经验
第一次负责真正意义上一个年均人数40人的团队组织协调工作。
第一次认识到跨部门协调的困难性。
第一次认识到外部头部企业工作的各种复杂性和面临问题的专业性。
从本质上来说我们是包容和开放的,也遇到过很多一言难尽的局面。越在此时,有必要思考下。不可否认,十部19年前,人治大于法治。而带来的一些系列的影响,确实让人感受颇深。
无序走向有序,特立独行的思维,并不来带来实际的价值,而边际效应也越发明显。当个人越发喜欢收集信息,越发重视突出领域,越发重视计划和潜在场景规律的时候,已经能清楚感受到有序的价值。这个过程对于感性的人来说,其实是一种痛苦,但又有点上瘾毒药的感觉,你可以不喜欢,却希望一切都不在云里雾里。
从团队建设上看,今年我们有点失速。每年居高不下的离职率,确实让部门扩大盘子受到挤压。今年这个局面,我觉得和转型关系不大,只是在扩展遇到了宏观影响的放大。
经过两年的组织工作,我认为勒住发展的理念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一个人,而是人员换手率。我们这一行,人员类似现金流量,只要不收紧银根,本身就是人员负债经营地模式,不会在大方向上影响一个单元的正常运作。今年就是一个断贷现象的最好解释,去年开始又收缩了流动性,工作量上挤压了现有资源,新的顶不住,老的很疲惫,说到底是一个坎。金钱对于大家的压力,其实在离职同事的眼里不一定不重要,但是一定不是最重要的那一条,每个人都会说自己薪资不够,但是往往因此走的人,不会再和你谈钱。
大家的感受往往来源又于生活,我们的性质也决定了感情因素很重。当朝夕相处的人离开,对于个人的感受毫无疑问是放大的。但是往往对于整个团队而言,在保证合理的换手率下,并不会有多大的创伤。相反,流通带来了很多新的价值和血液。从这点上,我要肯定社招、校招同事对于整个团队的贡献。确实有很多不错的人才进入到我们的团队,并担当起了重任。
大客户上,我们也面临了更新换代的问题,长时间面对大客户,确实会导致人员结构的易伤性。迭代带来的好处是稳定工作模式,带来的坏处也是不稳定的人员结构。我们没有流水的生产线,面临的挑战是要适应客户从人事到规范地动态变更。大客户希望从前到后的稳定,不论自身内部如何更迭,更希望我们这部机器从人员到项目状态的高效。
客户要求的是,接手的是一个完整的团队,管理中不能出现人员变更,客户内部人员交接中,我们一样提供稳定的服务。对于乙方来说,不能做到人员更替,也就注定了历史结局。随着规模的越来越大,系统重量越来越重,因为离职导致的,我们的承接人也越来越痛苦。
国企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把政府带资进场那套学的非常到位。在自身定位上天然带有优势性,把正常的商务看做是帮你们做事。对于自身的非分要求,认为是乙方应尽义务。单价上以制度作为天然的理由,先洗脑了自己。两年以来,我自己的结论是大客户经营可以是小而精,不能是大而全。有侧重点的投入,不能包揽所有。我更加看好有经验再进入进行打磨,否则面临被绑架的趋势会越发明显。
当年基建中,多少企业因此步入后尘,不能不发人省醒。甲方要的是什么,这点上我们首先要搞清楚。这点上和当年政府搞基建的情形有很大区别,当年政府是招商引资,缺钱,带资企业胜者为王,而我们面临的是甲方本身财大气粗,不太会允许联合竞标和分包,甲方自身就会做好或亲自下场做切蛋糕的工作,大鱼吃小鱼,小鱼吃麻虾。所以就算要做,也要搞清楚,我们到底要的是什么,是行业经验,一个新的条线,还是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