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稀粥 》

2018-11-17  本文已影响0人  知非先生

每当坐公交车下班回家的时候都会看到一条传统的小吃街,街边鳞次栉比的小吃店里浓香四溢的美食味道扑鼻而入,街道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在不断更迭变换成不同店家的顾客,有挽臂而行的青年男女、有牵手而过的靓丽闺蜜、有三五成群的风华少年、有抱子携妻的夫唱妇随,当然,也有悠闲漫散的独自穿行,而我,就是其中的一位。刚走进这条街,肚子里就开始咕咕打转,酸菜鱼老店,砂锅店、米线店、奶茶店、小龙虾店、花甲店、火锅店、酸辣粉店,每个店门口争相恐后的人群都已排成长龙。

早已不以在外就餐为主食的我,心里打算着在哪家美食一下再回家,于是开始寻觅着适合我口味的目标,可每到哪家准备落坐的时候,莫名的犹豫感又让我继续赶路,到最后还是走到了这条街的出口,街口的旁边一位卖哈密瓜的大哥,热情的吆喝着他的瓜如何的可口香甜,围上去故作懂瓜的我精挑细选了一个颜值好的打包,其实瓜的价格高低和品质优劣我是孤陋寡闻的。

回到家里,爱人已做好了饭菜,一锅米粥和两个素菜,这也是我们家里的老三样,看到我手里提着的蜜瓜,爱人笑着示意了一下,孩子们也围过来和我说着今天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他们对瓜是毫无兴趣的,这时我好像找到了那种犹豫感的由来……

是的,外面的美食尽管香鲜至极,它抵不过满溢着温暖的粗茶淡饭,外面的人群尽管人声鼎沸,它抵不过孩子见到你时的欢呼雀跃,明白了,是一种期盼,而这种期盼是相互给予的,它足以让你无论多么饥肠辘辘,也要回家吃饭。哪怕就是一碗稀粥,你也能透过清淡闻到浓浓的清香,美满是什么?美满可以简单到一碗稀粥, 一个蜜瓜。

《延伸篇》……

钱钟书在《围城》里写到:“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而很多现代人很粗略歪曲了文中的理解,当然也包括我,只有到了一定的年纪和洗礼才能真正感受到围城里美好的风光和幸福的悠长。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现天黑的早了,而这种天黑,和季节和天气毫无关联,好像在那些年,同样的季节,同样的时钟,三五哥们侃天说地,酣畅淋漓的推杯换盏,划拳行令声足以响彻云霄,那叫一个痛快,那时的天直到饭店打烊时,才是天黑归家时,现在有很多朋友依然在经历着这些经历,一日三餐两餐在外,让青春持续着浪费,让空虚消磨着时光,莫要以压力和面子为托辞,压力谁都躲不过,在本来就混沌的岁月里让酒精的刺激让自己变的更加朦胧模糊,面子为几何?那只是在自己定义的世界里把自己变成所谓朋友遍天下的机械木偶,有时候,舍弃越多会越幸福,也是《道德经》里“多则惑,少则得”的真谛!激浪滔天,终有回归风平浪静之时,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慎行……

记得前几年,我问到一位耄耋之年的文化长者:“您觉得人的一生在哪个阶段最好”的话题,长者回答:“人的一生最好的年龄还是在三十多岁和四十多岁之时”,是呀,在这个年纪是最有能量的阶段,是最能活出自己的年龄,也是最能主宰方向的舵手!弯路不可避免,对人也好,对事业也好,有时,弯路也是一种探索,由此想到了在曾经中国社会主义历史上“”大跃进””人民公社”赶英超美的浮夸风,后来的“”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荡,如今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巨立世界,一个国家尚且如此,更何况一个人生,一份事业,对弯路及时经历及时调整,不断的经历不断的调整,把终极目标转换为出发起点,到达圣地只是时间+的符号

延伸到此吧,只能到此了……回家吃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