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味人生旅途故事

“我,20岁,焦虑是我的日常生活”

2018-11-30  本文已影响3人  孩男国中

在这个时代,信息越丰富,我们越焦虑。

文 | 孩男国中

求而不得的东西,被我视为焦虑

焦虑可能是现代年轻人的常态了吧,或者至少是我的常态。

现在年轻人对于职业、商业以及婚姻的理解都和前一代人完全不一样。50、60后最大的问题是:他们不热爱商品本身,他们热爱赚钱本身。

他们中的一些人对自己生产的商品不吃不用,但对商品产生的净利润很感兴趣。而现在的80、90后,他们执着于自己认为感兴趣、有意义的事。

有趣,有意义的事?但现在年轻人有几个不渴望财富,渴望成功,渴望三十而立?

我觉得只要你有一些求而不得的东西,你必然会焦虑。焦虑刺激着对梦想的感知,如果年轻人都变得乐不思蜀,那这个世界就真的完蛋了。

年轻人,刚从父母手中接过世界

对于我自己而言,我想让自己家人过的好一点。和所有年轻人一样,我也在这个物价飞涨的大洪流里辗转腾挪。

是的,我很焦虑。

焦虑是对当下生活状态的不满足。

但在这个自媒体时代,很多人往往被 "贩卖焦虑" ,自媒体的出现,诸多软文营销。

贩卖营销说到底,就是更个性化、有针对性,能够唤起人内心的焦虑,从而实现营销、广告的目的,非常高明和微妙。比如,引导你去买一些浪费时间的课,花钱参加毫无效果的某某会等等。

总有一些媒体将焦虑扩大化:

90后已经月入百万

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同龄人已经开始有车有房你凭什么不努力。

年过百万才算脱贫等等。

这是一种外在化的焦虑,这种焦虑不是来源你渴望自己的提升,而且你与外界做对比产生的落差感。

这完全就是一种负面的心理焦虑。

普通人在吹牛逼,大V在撒谎洗脑,收你智商税

而残酷的现实生活是:

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3834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1969元

一年结余几万块,不是很多。

2016年复旦大学社会科学数据研究中心公开了一次数据,上海的年轻人收入:

调查人群为80后群体:

中位数是七万八年薪

前10%为20万年薪

前1%为50万年薪

年轻人中年薪百万至少是前0.1%,所以年薪百万刚脱贫?

阶层固化也好,房价高涨也罢,都是事实,讨论讨论这些没什么问题。

但是因为网上的人吹牛逼就产生焦虑,总觉得自己缺点什么,这不是积极向上艰苦奋斗,而是被人忽悠了。

对比别人,就会有很大的心理落差。其实别人只是展示了他自己最想展示的那部分而已。

不要把你的焦虑包装成“吐槽”让人和你一起参与;

不要把你的精力用于琢磨蛛丝马迹间的微妙人际关系;

不要刻意在朋友圈发些没头没脑的抱怨和假装看穿——没用的!!

只有一种办法能真正解决焦虑:做好你能做的事。

做好自己的事情,也学会放过自己。稍微把自己的节奏慢下来也许会好很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