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社会影响的“个人选择”

2024-06-01  本文已影响0人  不是什么都能逗的

身为知识分子的作者在父亲去世后回归故里,此时他已经从家里逃离了三十年。是什么样的家庭和父母让他如此绝情?

迪迪埃·埃里蓬的《回归故里》开篇就设置了这样一个悬念,作者采用倒序的方式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分析自己离家的深层原因。

这个开篇很像小说,其实它是一部回忆录。但是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回忆录,作为哲学家、社会学家、思想史家的作者把回忆录写成了一部社会学著作,在书中探讨了社会阶层、身份建立、学校教育等诸多严肃话题。

作者不满父亲如此安于工人阶级的身份,他竭尽所能地让自己变得不像他,成为和父亲所拥有的社会形象完全不同的样子。通过接受更多的教育,作者实现了这一愿望。

但是作者与家庭的疏离只幸福了他自己,他的弟弟们没能复制他的奇迹,早早地辍学打工了。对于工人子弟来说,贫困让他们无法接受长期教育,而辍学后能够从事的职业也非常有限。令人意外的是,他们往往认为辍学和工作是自己的“主动选择”。

这就是当时的社会带给人们的影响,作者也终于意识到父亲身上那种让他排斥和厌恶的东西是社会强加于他的。决定父亲一生的因素就是:他生在何时、何地。也就是说,他所生活的时代以及社会区域,决定了他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了解世界的方式,以及他和世界的关系。

直到这时作者才明白,他逃离家庭和父亲,多年不与父亲沟通,其实也是与这个暴力世界抗争的失败者,跟父亲的失败没什么两样。

个体的命运轨迹在集体决定论的社会环境下,没有什么所谓的“个人选择”,都是被影响、被决定的。

我们只有从界限的一边跨越到另一边,才能摆脱那些既定的轨迹,来发现不同的人所拥有的可能性和机会是如此不同,来发现社会是多么不公平。但是能够跨越这一界限的又有几人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