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决策有时令人拍案叫绝,有时却漏洞百出?
普通人一天要做出多少个选择?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完全出乎你意料。有数据表明,人一天可能做出的选择超过3万次,也就是说,假如一个人每天睡7个小时,那么,他每两秒钟就会做出一个选择。
乍一听这个数字,是不是让你惊掉了下巴,我们每天怎么可能做出这么多选择呢?
其实,我们的很多选择是无意识的,甚至自己都不知道在什么事情上做出过选择?从睡醒的那一刻我们的潜意识就在不断运转、做出选择,比如睡醒了,要不要马上起床?起了床先干什么,早餐吃什么?自己做还是外出吃……
都说人生就是由一个又一个选择决定的。
那么,为什么我们从来意识不到自己做了这么多选择呢?
英国心理学家尼基·海思,在其新书《想:你想对了什么、想错了什么》中提到,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真正的进行思考,只是把一切视为理所当然。有时候我们惊诧于自己,竟然丝毫没有觉察某些事物。
我们习以为常的思考路径,却常常把我们带偏,因为我们总是按自己最熟悉的方式,下意识地做出选择。
作者在本书中援引诺贝尔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的两种思维方式系统来说明:
系统一思维模式:一种无意识、不太费力的思维过程,让我们轻而易举的同时处理多项事务。这种快速直觉性思维是我们的日常思维模式。
系统二思维模式:具有逻辑性、且有意为之的系统思维过程,这样的思维过程,专注、理智、严谨,通常能获得相对准确的是思维结果。
明确了上述两种思维方式,我们就会发现,原来我们每天的思维过程并不是随意的。
这本书从大脑运行的基本逻辑方面,解释了为什么有时候我们可以做出上佳的决策,有时候却是漏洞百出?
无论结果如何,我们更倾向于将他人做的事向内归因,把自己做的事向外归因。大多数时候,这种归因方式并不能很好地反映他人的真实情况。
海明威在《午后之死》中提出著名的冰山原则,他认为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只有所谓的1/8,而情感和思想所谓的7/8,这被后来许多心理学家所引用。
弗洛伊德把一个人的心理意识比作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只露出一角,而在水面下的看不到的占有绝大部分。
这个原理已经为大部分人耳熟能详,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常常只从事物的表面现象进行推定,往往不会深思行为背后所隐藏的本质。这在我们如何评价自己和他人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比如,很多对写作感兴趣的人会参加一些线上写作社群,与天南海北的朋友们一起写作。一开始大家都热情高涨,然而能够坚持下来的人永远是少数,我们会发现当自己没有按时完成写作任务时,通常都会给找个理由,比如说最近太忙了,没来得及写。
然而,如果其他人没完成,也解释说自己可能太忙、或者家里有什么事情耽搁了,这时候,我们可能不由自主地会想,“他不够自律、他这是为自己找借口”。
同一件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和别人身上,为什么会引出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呢?
这其实是一个归因问题,我们常常在分析事情发生原因的时候,如果是自己就会把它归结为外部因素导致的,如果是别人,就往往归结于这个人的内部因素。
这就是本书第2章讲到的思维中最为经典的偏差“基本归因偏差”。了解这样的偏差利于我们更好的反省自己的行为,更公平公正的看待他人。
“心理定势的威力可以强大到让我们对显而易见的事物视而不见”
我们看待任何问题的思考过程并不是随意的,只是大脑有其习惯了处理方式。
在本书为我们揭示了这个常见的思维框架—“心理定势”。
心理定势是由于我们过去在工作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对一些常见比较熟悉的情景有了基本的判断。
这些判断就像一个又一个模型,提前预装在我们的大脑中。当我们面临任何问题的时候,大脑会自动的把现象和已经预装好的模型进行配对。
找到匹配好的模型时,就按照已经预定好的模型得出结论,这个思维过程几乎是没有任何任何时间间隔或下意识的,因此我们通常感觉不到。
这样的心理定势让我们形成了非常明显的路径依赖,他直接影响着我们怎么样解决具体问题。
由于大脑思主动思考问题是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大脑会自动选择已经预设好的熟悉的策略,而很少去重新考虑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由心理定势造成的路径依赖非常强大,大脑习惯了熟悉的处理套路,就往往对那些与熟悉的流程有偏差的事物视而不见,即便这种事物本身已经非常明显地发生变化。
这样的思维方式一方面节约了我们的身体能量消耗,另一方面你让我们固化在过去的经验里,怠于改变。
这本书最核心的价值就是把我们从无意识的状态下,熟悉而无意识的状思维状态下唤醒,不断觉察、激活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