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学习第147篇《桧风 素冠 》(全)
《诗经》学习第147篇《桧风 素冠 》
【原文阅读】
庶见素冠兮,棘人栾luán栾兮,劳心慱tuán慱兮。
庶见素衣兮,我心伤悲兮,聊与子同归兮。
庶见素韠bì兮,我心蕴结兮,聊与子如一兮。
【译文参考】
有幸见你戴白冠守礼如仪,见你身体是如此瘦弱憔悴,都是因为尽礼而忧伤劳累。
有幸见你穿白衣守礼如仪,我也情不自禁地哀戚伤悲,好想和你一路同行相携归。
有幸见你白冠白衣白蔽膝,我内心深处忧伤沉沉涌积,恨不得和你同悲融为一体!
【字词注释】
(1)素冠:白帽。
(2)庶:幸。
(3)棘人:罪人。棘,执囚之处。一说,瘦也。
(4)栾栾luán:脔脔的假借字,形容体枯肌瘦的样子。《说文》:“脔,臞(瘦的意思)也。”也有说拘束,不自由。
(5)抟(tuán)抟:忧苦不安。
(6)聊:愿。一说“且”。
(7)韠(bì):即蔽膝,古代官服装饰,革制,缝在腹下膝上。
(8)蕴结:郁结,忧思不解。
(9)如一:如同一人。
【诗歌赏析】
把此诗看成是一首痛惜贤臣遭受迫害斥逐的诗。
首章写那位遭受迫害斥逐的贤臣,他头戴素冠,身体瘦瘠赢弱,忧心忡忡,由外在形貌而及内心活动,将人物形象逐渐展现出来,颇有屈子行吟泽畔,“形容枯槁,颜色憔悴”的意味,带有浓厚的悲剧气氛。
第二、三两章,首句仍写“棘人”服饰,前章“素冠”与此“素衣”、“素韠”由上而下地描绘出“棘人”全身服饰,“素”字使人想见贤臣清白高洁的形象,令人见之肃然起敬。第二句“我心伤悲”云云,直抒诗人情愫。第三句“同归”、“如一”云云,表明诗人的意愿,思想情感较之“伤悲”、“蕴结”又进了一层。
全诗人物形象鲜明,诗人情感深厚,每句均以语气词“兮”字煞尾,悲音缭绕,不绝于耳。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当贤臣遭受迫害斥逐之时,诗人毫无避忌之心,明确表示自己的同情心和与之同归的态度,此种精神难能可贵,于世情友道颇有教益。可见,诗人亦为贞良之士。
此诗结构很有特色,对后世影响也较大。陈继揆《读诗臆补》指出:“三句成章,连句成韵,后人《大风歌》以下皆出于此。五古如《华山畿》‘不能久长离,中夜忆欢时,抱被空中啼’,七言如岑之敬《当炉曲》‘明月二八照花新,当炉十五晚留宾,回眸百万横自陈’、谢皋羽《送邓牧心》三句诗体,皆是。”
【《素冠》学习的反思探讨】
有学者认为,这是一首悼亡的诗。一位女子,丈夫死了,将入殓时,她抚尸痛哭,伤心地表示愿意和丈夫同死。
如果从这个视角解读,那本诗的翻译为:见到您戴着白帽,瘦稜稜变了容貌,心忧伤不安难熬!见到您素白衣衫,我心里悲伤难言!愿和您一同归天。见到您围裙素淡,心忧郁难以排遣!愿和您同赴黄泉。
本诗描绘了一个沉痛的葬礼场面,是让人不忍卒读的哀戚悲歌。诗中哀痛的女子能见到丈夫最后一面,哀呼“有幸”!可见乱世当中,又有多少人音信杳杳,死无葬身之地?
这次见面却是人世间的最后一面,下一刻,她与丈夫便要阴阳相隔,永不得见。当她奔到棺木边的时候,看到的是戴着白冠的丈夫那枯瘦憔悴、苍白的容颜,一刹那悲从中来,号啕大哭,只愿跟随丈夫一同赴黄泉。
此情可谓令人惊心动魄,两千多年过去,此至真至纯的情感至今仍让人泫然。
【《诗经》学习的背景知识】
等级分明的丧服制度
丧服是人们为哀悼死者而穿戴的衣帽、服饰,丧服制度则是依据生者与死者关系的亲疏而制定的一套严格的丧葬等级制度,是先秦时期为死去的亲属服丧的规范。
西周早中期,关于丧服的文献记载十分
模糊,西周春秋之际,有关丧服的记载开始出现。《素冠》中描述的西周末年在桧国所见,素衣、素冠、素韠即西周末年的丧服,也是我国丧服的最早期的形式。
春秋时期,关于丧服的记载内容逐渐增多,丧服制度渐趋完备,较之西周更加细密完整,与宗法制度结合更加紧密。《左传·襄公十七年》记载晏婴为父亲服丧期间穿着粗布丧服和饮食起居的情况,与后世《仪礼·丧服》记载基本相同。《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也记载了鲁襄公死,公子裯为其三次更换丧服的情况。
至于三年服丧期限的问题,《论语·阳货》记载孔子与宰我有关父母之丧的问答,孔子说:“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但“还仅仅是开始,既没有成为习俗,更没有成为制度。”春秋至战国初期,三年之丧在许多诸侯国中并没有很好地执行。
春秋晚期,礼崩乐坏十分严重,而此时尚未盛行的丧服制度成为孔子及其后继者们孟子、荀子极力倡导并发挥渲染而经统治者们认可并最终形成的制度。
战国时期,三年之丧,期年、九月、五月、三月之丧,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之丧服形式已经出现了。
最典型最完善的丧服制度集中见于《仪礼·丧服》,《礼记》中也有多篇记载。根据《仪礼·丧服》的记载,丧服制度根据血缘亲疏的差异,服丧期限和丧服形式都有所不同,由亲至疏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个等级,这也是丧服制度的核心内容。
斩衰(音崔),衰通缞,这是五服中最重也是等级最高的丧服。一般用最粗的生麻布制作,不缝边的丧服即“斩衰裳”,穿着者为丧者最亲近的人。一般服期3年,服丧者多是儿子为父服孝,臣为天子服孝,妻、妾为夫君服孝。
齐衰,齐通纃,衰通缞,等级仅次于斩衰,用4升粗麻布制成,缝衣边,称为“齐衰”,服期分3年、1年、3个月。服三年之丧者,如果父死则为母亲、为继母、为慈母,母亲为长子服;服一年者,如果父在为母服,为妻子,为祖父母,为夫之君,为君之父母、长子、祖父母等。
大功,是次于“齐衰”的丧服,用8升或9升的粗熟麻布制成,服期为9个月、7个月。男未成年或女未出嫁而死称为殇死,本应服斩、齐之服,降在大功,又名殇服。为此服丧者主要是父亲为长殇、中殇的儿子或未出嫁的女儿;大夫为长殇、中殇的嫡子,为长殇、中殇的叔父等。
小功,亦称“上红”,次于“大功”,用11升稍粗熟麻布制成,服期5个月、3个月。
缌麻,次于“小功”的丧服,也是五服中最轻的一种丧服,用缕细熟麻布制成,又以麻为绖带,故名缌麻,服期3个月即可除之。服此丧者包括为族曾祖父母、族曾父母、族父母、族昆弟、为贵臣、为贵妾、为乳母、为曾孙、为舅等。
可以看出,这五个等级的丧服都是麻布制成,斩衰是生麻布,齐衰是熟麻布,大功是比较粗的熟麻布,小功是比较细的熟麻布,用丧服的质料来说明和丧者的关系远近亲疏。《仪礼·丧服》所描述的丧服制度是一套完整成熟的制度,并为后世所继承发展。
参考资料:
《诗经评注(国学经典)》,绿净 评注,上海三联书店·凤凰壹力,2018年9月
《中国殡葬史(第一卷)》,李伯森 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