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斗才人散文

故事汇:芙蓉章舍王介一族的北宋往事(四)

2018-03-29  本文已影响28人  莲子风父抱石人
故事汇:芙蓉章舍王介一族的北宋往事(四)

四    “常山男”怼上“拗相公”:诗界的娱乐

宋代张耒《明道杂志》记载:(王介)“性聪悟绝人,所尝读书皆成诵,而任气多忤物。”宋代叶梦得《石林诗话》记载:“王介,字中甫,衢州人,博学善讥谑。”《衢州府志》也有类似记载:王介“学识渊博,善于文辞,生性负气,喜直言、善讥谑,专交贤豪名士。”甚至在宋代彭乘亦的《续墨客挥犀》这样记载:“王介,博记俊爽,然语言卒易,人多谓之心风。”心风,多少有点夸张的评价,不免让故乡的人民看了有些心伤,但不难看出王介性格确实不那么讨人喜欢,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情商不高,说话硬。

这当然是有依据的。比如王介与王安石怼诗的故事就让诗界娱乐了无数年。

《石林诗话》载:王介,字中甫,衢州人,博学善讥谑,尝举制科不中,与荆公游甚欢,然未尝降意少相下。熙宁初,荆公以翰林学士被召,前此屡召不起,至是始受命,王介以联寄云:“草庐三顾动春蛰,蕙帐一空生晓寒。”荆公不以为忤,但赋绝句云:“莫向空山觅旧题,野人休诵北山移,丈夫出处非无意,猿鹤从来自不知。”盖为介发也。

你看看,作为青少年时代的同窗,王介深感王安石以前的那些做法扭捏作态,失了初心,王安石则回敬王介是“野人”“猿鹤”,安知人类的志向?此为他们的交锋之一。王介被定义为“博学善讥谑”的人。王安石是谁啊?他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拗相公”啊,他拗起来可是连司马光都服!

元祝诚《莲堂诗话》有一则也提到这对冤家:王介素与荆公不相能,荆公曾题江宁道中驿舍一联云:“茅屋沧洲一酒旗,午烟孤起隔林炊”。介鄙之,书其末云“金陵村里王夫子,可是能吟富贵诗。”荆公见而续之曰:“江清日暖芦花起,恰是春风柳絮飞。”盖识其轻狂也。这是他们的交锋之二,被定义为“轻狂”。

  熙宁三年(1070年),王安石拜相,实行新法,深受神宗称赞。王介因不满青苗法,持异议,上书力谏神宗“愿陛下师心勿师人”。王介因之罢官,闲寻判鼓院。后来,王介出知湖州时,王安石特地吟诗为他送行,诗曰:“东吴太守美如何,柳恽诗才未足多。遥想郡人迎下担,白苹洲渚正沧波。”介当时即和诗十首,其中一首是这样的:“吴兴太守美如何,太守从来恶作鮀。生若不为上柱国,死时犹合作阎罗。”

王介与王安石虽然交往很好,一起赏过南京郊外的梅花,淌过秦淮河的月色,一起打过怪感过冒梦过春色和未来,但对王安石从来没降心相从,对其谦让过。这次也一样,王安石好心好意前来送行,本着修补因变法而带来的情感疏远,赞美吴地美景,赞美新上任的太守有着柳恽一般的才华。王介却不吃那一套,回敬王安石是作恶的祝鮀,自己生不如他,就是死了也要成为地下的阎罗,压王安石一头。对这样有点不近人情的朋友,王安石也是醉了:“好啦,好啦。快去上任吧,我的阎罗。”

故事汇:芙蓉章舍王介一族的北宋往事(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