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插嘴”的问题

2017-10-08  本文已影响0人  小伙伴涵峻

     今天召开班教导会,老师们提到开学后整个班级的的学习氛围大不如前,特别是有的科目课堂上有插嘴的现象,令老师很是反感 ,于是利用一节课的时间,与孩子们一起来到操场,交流“我眼中的课堂,我应该是什么样子”,孩子们再次明确上课应该有的样子,并反思自己的行为,其实我想让孩子们找出不足,明确目标,再次起航,我明白想扭转班风不会因一节课而改变;想转变插嘴的孩子,并不是说说就能转变,这需要我不断的努力转化,分清主次先转变插嘴的孩子,作为近两周主抓的问题,我将跟踪治疗,不急不躁;随后再接着营造良好的学风,从大局着手,整体转变,再改变个体。

关于插嘴的问题:

第一要看插嘴的内容:如果学生插嘴的内容与老师讲课的内容有关不离题,这说明学生听的很投入,是好事情。如果学生插嘴的内容与教师讲课的内容没有关系,节外生枝,耍贫嘴,那是要批评的。

第二要看插嘴的目的。学生上课插嘴,有的属于紧跟教师的思路,甚至有点超前,他把教师想说的话提前说出来了。这是很宝贵的学习热情和思维品质,即使有时候影响其他同学思考,也只能引导,绝不可以打击。有的插嘴属于思路过分活跃,联想特别丰富而迅速,顺着老师思路的某一点飞出去,离题了。这就有点害处了,我们不能要求学生的思维永远按照老师需要的方向发散。这时候需要老师比学生更聪明,巧妙的把他的思路导向教学方向,而不是打击他的思维积极性。

有的学生插嘴另有目的,比如表现自我,逞能,甚至有意跟老师捣乱等等,他们的表现有明显的哗众取宠色彩,这需要批评和帮助的。批评最好在课下,但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过于张扬,近乎挑衅,也可以给他几句,让他难堪一下,有所收敛。

第三 要看教师的个性和能力。教师的个性如果比较外向,比较活跃,应变能力强,语言表达能力强,辩论能力强,可以放开让学生插嘴。对于这种教师,学生插嘴不但不是麻烦,反而是一种教育资源。如果教师内向,应变能力差,嘴皮子功夫不硬,那就为了维持课堂纪律,为了保持教学思路的完整性,只好对学生插嘴进行较为严格的限制。

目前为止班级插嘴的孩子明显属于表现自我,逞能,在应该好好表现的时候却没了踪迹,所以这是一个大问题,更因该仔细对待,认真处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