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心情,随缘适意

2023-04-03  本文已影响0人  周德方随缘

法眼文益开始参禅的时候在庆辉禅师处,但是始终不能悟道,甚

至连入门之道都找不到。于是,他就拜别师父四处云游,希望接近纯

真的自然,有益于身心返璞归真。另一方面可以拜访一些著名的禅

师,得到他们的指教。

那年夏天,正好遇上了雨季,法眼文益就在附近的一个小寺院中

避雨。这是个规模不大的小寺院,正好方丈出行去了,只剩下几个随

和的僧人和一个知客僧。没过多长时间,法眼文益就和他们熟悉起

来了。

当他们得知法眼文益欲四处云游时,便间他:“法师打算往何处

去呀?"

法眼文益答道;“我也不知道,只是四处走走而已。”

知客僧说:“这样四处云游会得道开悟吗?”

法眼文益不假思索地回答:“云水随缘。”

周围的人羡慕地说道:“云水随缘。你好逍遥自在啊!”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法眼文益竟一下子豁然开朗了。原来自己

一直急急忙忙地四处求道,寻找成佛的解脱还不如自己的逍遥自

在。

随缘就是一种人生适意的表现。如果像法眼文益禅师那样云水

随缘,对待生活和生命,才是真正的悟禅之道。

后唐保福禅师将要圆寂时,向弟子们说道:“我近来气力不济,想

大概世缘时限已快到了。

弟子们听后,纷纷安慰他说:“师父法体仍很健康”,“弟子们仍

需师父指导”,“要求师父常住世间为众生说法”等,种种议论不一。

保福禅师用非常安详的口吻说道:“时限若已到,你们都是我的

忠实弟子,不要欺骗我。告诉我,是去好呢,还是留好?”

其中有位弟子毫不考虑地答道:“生也好,死也好,一切随缘任它

去好了。”

禅师哈哈一笑说道:“我心里要讲的话,不知什么时候都被你偷

听了。"说完,就圆寂了。


人生的生死得失常常受外界因素的控制,并非是人力所能改变。既然

如此,我们所能做好的,就是事事随缘,调整好自己的心情,做到宠

辱不惊,得失坦然;让自己的心随缘适意,用一种自然轻松、自由自

在的态度来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