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平修行】向死而生

2018-09-01  本文已影响53人  海平大学堂

我人生中最大的愿望,借尊者米拉日巴的话:“我病无人问,若死无人哭,能死此山中,瑜伽心意足。”意思是,我在这里修行,生病时无人探问,死亡时无人哭泣,能死在这个山洞里,瑜伽士我真是心满意足。

可现在人的想法完全相反,病时若无人问津,就特别难过;死时不能得到妥善处理,也会死不瞑目。尤其是孩子已出家的父母,因为不信佛法,更是特别伤心。伤心什么呢?“孩子出家了,我以后生病怎么办?死的时候怎么办?”其实生死有命,该活就活,该死就死,而且死了神识就走了,尸体处不处理都可以,这样一想,心也就豁达了。不过,世间人很难真正想得开,尤其像尊者这样的境界,是我“心”所向往的,并不是人人都能理解的。米拉日巴尊者的苦行,他妹妹见了忍不住大哭,结果尊者在欢笑,两种声音在山洞里交织,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所以,真有如是境界的人,不论遇到什么,即使是死在深山里,也依然是快乐的。

“何去无人问,此去无定处,能死此山中,瑜伽心意足。”意思是,我住在这个山洞里,想去哪里无人过问,去处也不必固定,能死在山里,瑜伽士我心意已足。谁都喜欢不受约束的生活,想走就走,没有领导,没有牵绊,也不用说妄语向任何人请假。但对我们闻思修行的人来说,在尚未达到一定境界之前,还是无法脱离群体。虽然我“心”一直向往着自由.

在世俗生活中,虽然必须放下对现世的贪著,不畏一切艰难地修行正法,但我们也要分析自己的具体情况。若是力所能及的,就应该努力行持;至于眼前做不到的,也可以发愿并祈祷在将来实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