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心理

认识我们心中另一个自己

2020-05-09  本文已影响0人  笋鸦深剖

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经历的增多,

在我们的心中往往会汇聚各种挥之不去的念头。

这些念头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汇聚成另一个“自我”。


内心的自我由无数妄念组成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小小的自我,他是由你心中各种挥之不去的念头所决定的。就好比今天我原本计划的学习任务因为工作上的原因延误了,并没有及时完成。我的内心就会产生责备或是愧疚的念头,而这些情绪就会组成一个“小我”,并对我这一行为进行指责,甚至有时会产生对我自身能力的否定心理。

像这样的例子生活中比比皆是,我们绝大多数人也很容易被这样的思维给控制住。因为当我们一旦生出一种念头的时候,我们就会不自觉的去渴望实现它。就像是一个心仪的饰品,明知道买了并没有什么用处,但是一再耿耿于怀,到头来那种购买的欲望反而更强烈了。

有些思维或是念头并不是那么的合理,甚至有一些是我们负面情绪所带来的邪念。面对这些思维的时候,我们只需要明白思维的流动性,既不去实现它,也不去与它对抗,试着去接受它。那么最终你就能够理解这份思维或是念头的合理与不可理之处,并从其所带来的控制中解脱。

内心的"小我",往往也是阻碍关系的城墙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小我"的存在,每个人的"小我"也都是不同的。有的人将快乐当成最重要的事情,于是他热爱追求快乐;有的人经常沉浸在往日的苦难中,于是就常常会给自己创造痛苦的体验,有的人将帮助别人作为自己的守则,于是在成就他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在贯彻自己的“小我”,但同时也活在由其组成的墙壁之内,过着自以为是的生活。然而也正是这种生活,让我们在与他人关系的建立中逐渐看不清他人的真实感受。因为我们越是自以为是,便越是以自己的”小我“为荣,而我们渴望建立的关系、我们渴望被满足的孤独感,也逐渐变成双方各自”小我“的争夺战。

就像是父母或是情侣时常挂在嘴边的:“我们怎么样才能让我的孩子或我的伴侣变得更出色?”当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必然是希望能够将其纳入自己的“小我”之内,希望对方能够通过改变变成自身希望看到的样子。


当看到这里的时候,文章前的你肯定会有这样的疑问:“那我究竟应该怎么做?”

其实重要的不是做什么,而是放下。放下情绪,放下偏见,放下怨气,放下执着,也放下心中的杂乱不安。

也只有当你真正放下了,你的内心才能平和下来,才能真正的去做好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情。

而也只有当你的内心将你的“小我”放下了的时刻,你才能够清晰的看到别人和其他事物真实的一面。

作者:徐鸣皓   这是我的第二十二篇日更原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