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汉迪的一生

2022-12-28  本文已影响0人  黑雨赋能

查尔斯·汉迪,1932年出生于爱尔兰的一个神职家庭,可以说是欧洲最伟大的管理思想大师。英国《金融时报》称他是欧洲屈指可数的“最像管理哲学家”的人,并把他评为仅次于彼得·德鲁克的管理大师。 他英国完成大学教育后先后在东南亚和伦敦的壳牌公司工作,并升任高级管理职务。

幼年时,他在一个充满确定性的环境中长大,父母好像清楚所有事情的答案,老师貌似知道所有习题的正确解法。作为好孩子,他会听父母的话;作为好学生,他要努力记住老师讲的知识。

可他很快发现,有些问题,父母、老师或者百科全书都回答不了。比如,假如一份工作需要你搬到另一个国家,你该不该接受?对你来说,什么是美好生活,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这些问题都是开放式的,并不存在标准答案。汉迪后来才明白,这些问题的答案其实取决于我们自己。说得更具体一点,取决于我们当下的境况,我们给不同事物赋予的优先等级,我们是否有承担风险、决定自己命运的意愿。

大学时的教育,让汉迪开始独立思考,有能力去回答开放式的问题。他在牛津大学主修哲学,接触了很多哲学家的思想。他原本以为,自己的学习任务就是学习和吸收这些思想,结果却发现,他要在导师的帮助下,建立属于自己的理论。哲学激发了他的好奇心,他敢于质疑一切,也能接受世界的不确定性。可以说,是哲学让汉迪开始拥抱不确定性。

大学毕业后,汉迪开始了漫长的职业生涯。他先后走上三条不同的职业赛道:从石油公司的高管,到学术界的全职教授,再到自由作家。

汉迪的第一条职业赛道是壳牌石油公司。刚入职,他就看到了一幅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图:他会在不同国家的分公司,担任越来越高级的职务,最终会做到分公司的执行总裁,他能在这里工作到62岁。这个规划图是公司为他制定好的。汉迪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沿着这张规划图做了10年高管,还结了婚。

就在公司要派他去另一家分公司时,妻子伊丽莎白的“嫌弃”,点醒了他。妻子对他说:“我之前真是没想到我嫁给了这样一个男人,他愿意被他们派到任何地方、做任何事,他会以他在公司里达到的职级来评判自己的一生。你知道自己是这种人吗?”

汉迪这才意识到,他把自己的时间完全给了公司。虽然他获得了经济保障和稳定的工作,但他也放弃了主动做自己事情的权利。那么,汉迪想做什么事情呢?他觉得自己更加适合培训管理者,而不是成为管理者,于是,他离开了壳牌石油公司,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深造,学习组织管理。

1967年,汉迪返回英国,参与创立了伦敦商学院。这是英国第一家管理研究生院,汉迪担任全职教授,给研究生们上课。这是他的第二条职业赛道。1976年,汉迪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组织的概念》。这本书成为商学院的教科书,销量超过一百万册。但汉迪此时又发现,自己并不想教一辈子书,他真正想做的事是成为一名作家。于是,他又花了4年时间切断了自己与一切组织之间的纽带,成为自由作家,开始他的第三条职业赛道。

那时候已经是1980年,年近50岁的汉迪发现:连续性变化消失了,非连续性变化出现了,人们进入非理性的时代。在他看来,连续性变化是舒舒服服的变化,像是穿着新鞋走老路;而非连续性变化会让人很难受,因为它没有任何模式可循,遇到这样的变化,人们就算自己不动,都很难停下来,因为他们脚下的土地在动,每个人都需要在新的规则下玩新的游戏。面对非连续性变化,汉迪认为,与其浪费力气做无谓的抵抗,不如趁早理解它们,把挑战变成机遇,于是,他就开始动笔写《非理性的时代》。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非连续性变化?汉迪认为,这是由于科技与经济结合在一起,衍生出了各种变化,尤其是信息技术与相关经济之间的结合。信息技术把电脑的处理能力,和微波、卫星、电信光纤连接起来。信息产业的发展,不是缓慢渗透而是突飞猛进,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惊人变化。

在汉迪看来,如果事情的发展方式,出现了质的不同,就需要用新的方式来看待它。我们该怎么看待非连续性变化呢?用颠覆性思维,简单来说,就是用新的思维方式,来思考习以为常的事物。

如果一个商业组织有了这种思维,就会想:企业规模越大一定就会越好吗?为什么不能成为更小、更扁平、更紧凑的组织?如果一个人有了这种思维,就会想知道:为什么一个人只能选择一种事业或工作,为什么不能拥有三种事业,逐渐从劳力型转到智慧型的事业上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