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老师讲座//《给教师的建议》共读(63条)
第63条:教师要把学生的脑力劳动放在注意的中心
魏老师的讲座流程,首先主持人邀请朗读者15分钟时间朗读这一章的内容,然后再请一位老师15分钟梳理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接着是魏老师40分钟左右进行解读分析,最后20分钟左右进行提问环节,由三位老师上麦提出自己的疑问,魏老师解答。
魏老师的解读清晰简短,他提出,教师要把学生的脑力劳动放在注意的中心,要做到一下四点:
1.教师要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很熟悉。
这是对教师的备课基本要求。作为一名老师,要为学生授业解惑,自己必须要熟悉掌握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吃透教材文本,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轻松驾驭,游刃有余。否则,自己对教材内容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怎么能够引领学生正确理解教材内容呢?
2.教师要提出好问题,设置恰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
3.教师必须关注全部学生。学会如何掌控课堂?
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关注优等生,还要时刻留心那些学困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轻松愉快学习,有所得,有所获。
4.让孩子动手练习,教师必须讲练结合。
如果老师只是讲解,但是不知道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需要练习才会更明白。
教师要成为一名教练,但是有的教师效率不高,是有思考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很多时候,一线老师没有时间不思考,大大小小的闲事忙得焦头烂额,根本不能静下心来思考,所以就不能实施大概念教学。
对于政治、地理、生物、历史老师,要建立学科框架,要下功夫梳理这一科的结构。
教师要多读课程的书,少读课程与教学的书。要对一个人的书籍研究精通,比如小学语文老师,可以阅读孙绍振(花很多精力解读中小学教材)、干国祥老师,反复阅读他们的课例,也可以把他们的课例在自己的课堂上讲解,时间长了,就会融汇贯通于心。
对经典的书弄透彻,顶尖的专家很少,要对他们的经典读透、建立框架,直奔学科核心概念。
五下第六单元为例,教师要明白自己教什么,不是怎样教。
《跳水》的起因是第二段,经过,结果。也可以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第一段只能是交代故事背景。
魏老师说,一二年级学生,对于教材内容,学生识字写字是重点,朗读是手段,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识字写字,不需要解读文本内容,要求不高,带动基础理解。
低年级学生,进行长文挑战,一方面进行海量阅读,如何把握学生思维的变化?
魏老师说,海量阅读是浪漫学习,是轻闭环学习,要求不严格,重点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对于低段孩子,重点强调符号思维,直观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