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基础iOS猛码计划iOS Foundations

iOS开发-简单科普下UITableView和UICollect

2016-11-08  本文已影响1523人  向钱冲啊

学iOS也有段时间了,作为iOS开发中常用的控件UITableViewUICollectionView,它们的delegatedataSource执行顺序你真的知道么?接下来本文将简单科普下它们的执行顺序,以便大家在开发中可以更加得心应手的使用这两种控件!

UITableView

首先来张图:

UITableView代理方法执行顺序。执行顺序是从上到下,依次执行。.png

第一次作图,比较丑,不要介意哈。。。

我们从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到一个UITableView加载的过程有以下几个步骤:

1:询问分区个数
2:询问每个分区的页眉和页脚的预估高度
3:询问每个分区cell的个数
4:询问每个分区cell的预估高度
5:询问每个分区cell的真实高度
6:询问每个分区cell的边距、样式、编辑状态
7:询问每个分区页脚的真实高度
8:询问每个分区的cell(自定义cell
9:调用cell即将显示的方法
10:询问每个分区页眉的真实高度
11:询问每个分区页眉(自定义UIView
12:调用每个分区页眉即将出现的方法
13:询问每个分区页脚(自定义UIView
14:调用每个分区页脚即将出现的方法

下面对UITableView执行顺序进行总结:

在iOS7之前delegate中没有预估高度API的时候,执行顺序总是先去询问cell的高度,然后再返回cell,可是在平时开发中,大多数时候我们需要根据服务器返回的数据返回cell对应的高度。从上面执行顺序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实现了预估高度的方法,就会先去执行预估高度API,预估高度拿到之后会对界面上的UITableView进行渲染,当cell的各种样式、边距等拿到之后,最终会继续再调用一次返回cell高度的方法。

详情参照我测试的结果如下图:

渲染1个cell执行顺序

可以看到:

UITableView的加载需要走4轮才能渲染完毕。而获得cell后,会在第四轮最后一次获得cell的真实高度。
如果实现了预估高度的方法,前三轮都不会执行tableView:heightForRowAtIndexPath:,其一共执行3次。
如果没有实现预估高度的方法,前三轮都会分别执行一次tableView:heightForRowAtIndexPath:其一共会执行6次。
对了,还有一个注意的点:datasource

- (nullable NSString *)tableView:(UITableView *)tableView titleForHeaderInSection:(NSInteger)section;
- (nullable NSString *)tableView:(UITableView *)tableView titleForFooterInSection:(NSInteger)section;```
这俩方法 和 ```delegate```中的 

UICollectionView

由于UICollectionView执行顺序比较简单,下面直接看测试截图:

UICollectionView代理执行顺序

由图中可以发现一个UICollectionView的加载,走一轮就可以渲染完毕。
执行顺序就如图所示,比较浅显易懂,这里就不做阐述了。

详情请见本文测试Demo

疑问

对于文章中一个section一个cell情况下。tableView:heightForRowAtIndexPath,如果实现预估高度方法则执行3次,不实现的话执行6次,为什么是3次和6次? 我也无解。。。如果有知道的大大,还请告知,菜鸟在此先行谢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