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简书社区守护者联盟推荐好文自动投稿通道想法

在输入与输出中成长——在《高能文案》共读营中的个人分享

2021-08-09  本文已影响0人  R小法师R

参加到《高能文案》共读营中,可以说是机缘巧合。前两天,佩盈来邀请我,虽然我对于韩老白老师知之甚少,对于《高能文案》这本书也是在淘宝逛的时候看到过,但因为是自身不断在学习、成长的网友佩盈邀请的,加上对文案非常感兴趣,今年也在养成自己的写作习惯,需要很多的输入,所以也没有多问,就二话不说立马答应了佩盈的邀请,可以说是“盲进”的状态。

但进到了共读营,又马上下单买了《高能文案》这本书,对韩老白老师有了粗粗的了解后,我就很感谢佩盈的邀请,也庆幸自己“盲进”的选择,因为我感到,无论是这本书,还是韩老白老师的社群,都是可以给我一些收获和成长的。

只是没有想到,这个收获和成长来得这么快。

在听了李帽帽老师领读的《高能文案》认知篇的内容后,输出了思维导图笔记,写了心得体会,并分享到了群里。没想到,就被韩老白老师翻牌了,还链接到了为我们领读的李帽帽老师。真是觉得非常的荣幸和感恩。而白团团老师又让我分享学习的感受和体会,我也是受宠若惊。

说实话,“学霸”真是不存在我的字典了呢。应该是在大学期间,才发现了学习的真正的乐趣,因为可以自由选择我想学什么、想看什么,不是为了考试成绩,而仅仅是学习时的那种在未知和好奇中获得讯息、知识、理念、思想,并由此引发思辨的快感。而工作后,也一直保持着阅读的习惯,只是阅读量没有很大而已,但学习的脚步并没有停止。

而近几年,特别是孩子们陆续出生后,越发感觉自己要学习的东西,不了解的东西越来越多,可能也是自己思考的多了,就会发现原本一些观念、认知需要升级和更新,需要更多的学习。加上自己的工作内容中也常常需要撰写各种材料,对于思维能力、写作能力提升的需求迫在眉睫。

很幸运,在这个知识付费兴盛的年代,我可以通过网络非常便捷参加很多课程学习。但是,学习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薄弱环节。比如,怎么学以致用。就像昨天李帽帽老师在领读中讲到的,“知识不是放在存储器里的,而是要进入到CPU中去进行运算。”

所以,输出就显得非常重要。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费曼先生创立的“费曼学习法”,这就是一种基于打造输入和输出闭环的学习方法。

通过看这两张图就可以明白,输出,是费曼学习法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检视自己到底掌握了多少。也就是说“如果你不能简单讲清楚,那就是你还没真正搞懂它”。

因此,我们无论学习什么,都不能忽略输出这个环节。李欣频老师也强调,在学习中,我们一定要保持一个比例那就是:学习、反思和创造的比例要达到1:1:1。创造的比例至少要和学习和反思是一样的,甚至是应该要更多的。

而我们很多人往往注重大量输入,不注重反思和创造,不注重输出。所以,我们的很多知识都是塞在脑子里,但因为用不到,所以渐渐也就没了用处。

在听台湾的杨照老师讲中国历史时,他的一个学习历史的态度的观点我非常认同。我特别把这段话截图下来分享给大家,虽然有点长,但我觉得非常值得大家花时间阅读和体会一下的。

的确如杨照老师所说,我们记忆了某年某月某日发生了一个什么历史事件,除了考试之外,有什么更有价值的意义吗?我想真的价值不是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而是为什么发生,怎么发生的,有什么影响,是好是坏,是坏的,那么坏在哪里、以后怎么避免。是好的,是为什么好,我们有什么可以收获的。

那让知识真正为我所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用哪些输出的方式呢?我们可以用写的,写成文章、写成片段,每当我们看了什么、听了什么、读了什么、经历了什么,我们总会有想法,有想说话的话。但仅仅在头脑中想,没有用文字进行逻辑整理,这些想法可能就一闪而过、烟消云散,或者存在但不够成体系。

我们也可以用画的,用视觉笔记,用思维导图把知识视觉化,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左右脑互动起来,让我们的大脑在理性与感性之间切换,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转化。

我们还可以进行分享,把学到的东西讲给别人听,甚至教给别人。

我们更可以把学到的内容用到写作中、工作中、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我也一直相信知识和能力都是可以迁移的,比如说刚才分享的杨照老师对于学习历史的意义的这段话,我们把历史换成其他任何学科其实都是成立的。

比如在昨天的领读中讲到的思维黄金圈法则,可以用在写作中,也可以用在我们解决问题、处理事情当中。

又比如,还是昨天的领读内容提到的海豹突击队,特种部队的作战方式、训练手法、执行任务的逻辑都是可以用到我们任何和目标达成有关的事情当中。

而我也是因为输出,才有了今天和大家进行分享的机会。今年,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就是要每天写一篇千字文。今年也已经写了220篇文章、近35万字。而我过去几年在简书更新的文字总数也不过15万字。

也就是说我今年用7个月的时间写的文章和字数比过去几年加起来的还要多一倍多。而在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我必须每天想今天要写什么。

输出倒逼输入,因为有这样一个目标,所以我不得不更勤力地进行输入。而且读书感受、学习心得、观影体会这些也是我愿意写、想写的,读书、学习、看影视剧也是我喜欢的。所以,我这220篇文章中,多数都是读后感、观后感和学习体会。

有时候来不及了,就硬着头皮写写生活、工作中的一些感悟、随笔。这样,也就是有点灰头土脸地撑到了现在。

我常用的另一个输出方式是用视觉笔记和导图笔记的形式。因为自己一直喜欢画画,所以学习了一点视觉笔记的绘制,有一段时间也经常输出视觉笔记,也有很有趣的体验。

在去年,我学习了竖版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我想大家也是因为我昨天分享的领读内容的思维导图而对我有了一些印象和兴趣。把思维导图竖起来不难,无非是格式上的一些调整,操作一遍之后,都可以明白是怎么回事。

但我想更重要的是对于知识的梳理的过程。记得一位视觉笔记老师一休老师就说过:形式永远服务内容。所以,无论是用视觉笔记输出,还是用思维导图输出知识,好看当然是让传播最大化的一个助力,但本质是,我们有没有通过一张图,让知识、理念变得更加容易记忆和理解。

而好看的价值就在于,让我们能愿意多看一眼,多看一眼,就多记忆一些,多看几遍,就更理解深刻。这也是昨天领读中,老师说的“重复的力量”。

在输出视觉笔记、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我发现我的理解力、逻辑力、处理信息的能力都已一定程度的提高。而且我发现也很利于我理解消化内容和帮助我写心得。所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也常常把文字输出和导图笔记或视觉笔记输出结合起来,让它们发挥1+1>2的作用。

输出、创造,是一件快乐的事,让我感觉我拥有掌控力,我可以把学到的、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一切通过文字、图像等进行转化,进而变成带着我的灵魂和气息的作品,去影响、启发、帮助哪怕一个人。


无戒学堂日更第221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