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师之道婉如沏茶之道
一年之计,莫如树人;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题记
著名作家三毛有言:人生有如三道茶,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若微风。人生如同沏茶,从事教育事业亦如沏茶。
冲茶不仅仅是简单地拿了茶叶、倒进开水就可以喝的,而是需要耐心等了茶开、嗅了茶香,方可品到茶味。是一个循序渐进、从细节出发,体验品茶之道的过程,否则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没有品出茶之香味,反而容易烫嘴。
从教育事业来看,第一次见到小学生,就是拿到茶的时候,是去发现、有个整体把握、需要探寻的时候。不同的学生给老师的第一印象并不能代表所有,只能是作为去发现的一部分,因为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等影响,有慢热型,也有自来熟型,不能仅凭第一印象去给学生下结论。要知道“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拿到茶发现每种茶的不同特点之后,是开始泡茶煮茶的过程,泡开的过程也就是学生的发展过程。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那就要给予充足的水分与足够的温度,茶叶表面接触的水分够多、温度适宜,便能足够延展;学生是处于发现过程中的人,不能以现阶段的不良表现去判定学生的未来,要以长远的眼光去对待,当有些茶叶还未完全冲泡开时,可以适当加以搅拌,或者等待等方式;
学生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的,瓦特、牛顿、爱因斯坦我们都耳熟能详,都是具有世界声誉的科学家,他们小时候表现的并不是很出色,甚至被视为“无能儿”,可是在现今看来,当初说这些话的人,属实打脸。再比如当代作家季羡林,高考数学成绩不及格但是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韩寒多课成绩不及格退学,现在霸占当代青年文坛;实业家马云高考三次失利,仍然荣登世界富豪榜,创立巨大的互联网公司,称霸互联网界,掌控着百分之八十的财富。
茶泡好之后是品茶的过程,也是欣赏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过程。学生品行的好与坏取决于教师教书育人的标准与否,就如泡茶有无耐心,有没有去因材施教、诲人不倦都将一一呈现。
学生是独特的人,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老师应该在学生原有的特点基础上加以正确引导,将其特点视为一种财富,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好茶坏茶,都是教师自己培育的果实。唯严慈相济、教学相长,培养民主平等、心理相容的的师生关系,才能泡出一壶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