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长篇小说巜落音》
回校的途中,母亲紧紧的拉着我环在她的腰前,偎依着默默地往前走。我抬头看着母亲那憔悴苍白的脸色和疲惫的身躯,一种说不出的痛在心中涌动:为什么我的母亲就不能像别人的母亲那样清闲,舒适…
正是有了这种情节,也使我们显得特别的懂事。总是在放归宿假回家的日子里,总是不用母亲的安排就会自己知道为自家的小猪割青草;或是作作饭,烧烧水;或是到地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
总是希望能用自己的劳动能分担一些母亲的疲劳,减轻一些她的劳作程度,最大限度的能希望我那慈祥的母亲能多喘匀一口气,多几分的休息时间。

至小就知道了‘诗书传家久,耕种万年长’的深刻道理。
若干年后,我敬爱的母亲给我的信上如是说:
“…这些年来,养儿育女的艰辛,一言难尽;但是,在舒适的晚年里看到儿女事业有成,那种满足感和成就感,也是我难以描绘的。”
然而,母亲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是她押了一生的岁月而换取的!
感动是完美人生的一种方式。在以后漫长的生命历程中,学会感动,总是能够很容易地帮助你们领略和窥探到生命里的至真至善和至美,以此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感念生命的种种美好,找到心灵的最高旨趣。
以至于后来我告诉我的孩子,学会感动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事呢,当你看到一朵小花在阳光下缓缓绽开,当你看到一茎小荷从污泥中露出尖尖角,你会觉得我们生活的人世间,竟是有着难以言说的明净与美丽,你的内心于是与自然与爱产生了小小的碰撞,你被这自然之爱感动了,你小小的心中有快乐在飞…

冰心在《春水一、五》里写道:
造物主,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
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
我要至诚地求着:
我在母亲的怀里,
母亲在小舟里,
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在这首小诗里,童真、母爱、自然之爱与神爱交织在一起,让我们每一个后来的读者为之动容。感动其实也是一种爱,每个有着正常需求的人都会感动,只不过是生活的这个繁华时代,这份爱在心中迟迟未能萌芽。
我的母亲在物质贫乏的童年,总是把鸡蛋煮给我吃,看着我吃,而她自己却说不喜欢吃鸡蛋——四岁的感动;上中学开学前夕,母亲坐在油灯下细细密密地为我新做的布鞋,我看着她用心做工而低埋的头,那一头乌黑长发里赫然跳出的一丝银白,惊了我的心——十岁的感动;九二年我考上师大,母亲既欣慰又难舍,临走时送我到镇上坐上北去的汽车,我不敢扭头去看车窗外渐去渐远拭泪的母亲——十九岁的感动…
这些记忆里捕获的细致如微的细节至今回想起来,温暖和感动仍会潮汐一样袭来,我敢说,像母爱这样曾经感动过我们的人和事是我们生命里最可贵的财富和最宝贵的养分。
我的母亲,我永远爱你。
我永远是你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