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若能胜其私欲,便能得无上菩提

2018-02-27  本文已影响71人  杨继昌心理咨询师

前些时日写了一点东西,但是写出来之后并不是很满意,仔细觉察自己的时候觉得在写的过程当中添加了个人的私欲,在和朋友聊天的过程之中,自己的观点被驳斥,想在写的东西里加一些教育和反驳他人的想法,虽然写了很多,但是都删了。众生皆自度自性。允许某些观点存在便是个人的成长和修行,允许他人存在,也是允许自然规律存在,这便是“道”,自然之道。

第二次讲公开课的时候,添加了教育他人的想法,想让他人改过的念头,于是那次的公开课讲的时间缩短了很多。记得去年去某集团讲心理课,那次讲课准备了很多工作,试讲一次,录像,翻看录像寻找自己的缺点。最终上台演讲的时候自我感觉场面无法调动资源,半小时之后大脑开始一片空白。如今回想觉得与私欲有关,有想控制听众的想法的念头,以及寻求被认同的控制感。

如何理解私欲,私欲与控制有关,想控制他人的想法太多就会导致能力发挥失常。我希望你过得比其他人好,父母经常给孩子编制未来和梦想,我认为那是对你是最好的,而孩子所认为的梦想和父母的不一样,父母托关系给孩子找到一份很闲,福利也很好的工作,孩子觉得人际关系复杂,体制过度压抑,自己喜欢自由,无拘无束。孩子辞职之后,待在家中也不想去工作,想去创业开个小店,遭到父母反对,反对原因是认为孩子没有经济头脑,没有耐性,无法坚持,反而会浪费很多房租的租金,不盈利。

有一种好是希望你按照我的想法过得好,这便是私欲。

觉察私欲标志性体验是:难受。当和亲朋好友一起共事的时候,因言语冲突,导致不欢而散的时候,不妨体察一下自己的私欲,每当不舒服便去觉察自己在这件事上的私欲是什么,去除那个私欲之后,便还给事物一个本来面目。有的时候你可能以寻求别人的意见的方式来让别人为你做某些事,当这些事没有做成你想的样子,你会感到不快。而事实上你想利用对方满足自己的某一部分私欲。当你的私欲没有完成的时候,你会想到难道他不该自觉地做这件事吗,你会为自己找到很多理由,觉察内心的良知很重要。

俗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其实这句话错了,圣贤不是无过,而是将过失置身于未发之中。未发之前已经中和了。外观上看圣贤确实无过,但是圣贤之人在出现过失之前已经舍去了私欲,看上去也就道法自然。

私欲并不是要放弃自己的正当需求,私欲过重会把欲望当成自己的正当需求,会过多要求的更多,侵占的也会更多,遭到亲人的反抗,尤其是孩子。个人资格感不够的人会把需求当成私欲,该需要的时候会认为那是奢侈品,放弃自己的需求而过的很糟糕。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加了私欲之后末就不是末,终也不是终。

人若能胜其私欲,便能得无上菩提。

人若能胜其私欲,便能得无上菩提 人若能胜其私欲,便能得无上菩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