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出自《道德经》第22章,意思是说:承受弯曲可以保全,矫枉过正可以扶直,保持低洼可以积蓄,存在弊端可以更新,出现短缺可以获得,拥有太多容易困惑。所以,圣人坚守这一条并当做普遍的规范。
曲是弯曲,枉是过份,洼是低位,敝是破旧,少是缺乏,多是过量,一是完整,中正和均衡。
具备了顶住了弯曲不会被折断,就能保全;忍住了委屈不会放弃,就会存续;扛住了压力不会破碎,就可完整。所以,韧性和耐性是保全和存续的品格和性质。人要有承受力,心要有容忍度,受点委屈就愤怒,有点痛苦就呐喊,都是不成熟,没涵养和无前途的表现和状态。社会复杂多样,事情五花八门,想法三教九流,不可能事事顺心和件件满意,成熟的人通常对错误有宽恕心,对差异有包容心,对不满有承受心,幼稚的人通常都是玻璃心,鸡蛋体和火药性,一碰就碎,一打就破和一动就炸。这种心态和性格不利于交流,不利于协作,不利于发展。都是农耕文化和农民意识,只有幼稚的文化和原始的习俗才会斤斤计较和处处算计。万事如意是孩童最大的心愿,也是蠢人最喜的祝愿,更是坏人最恶的欺骗。
适量的过度可以改正,适度的过量可以矫正,适当的过份可以纠正。因为任何偏差都有惯性,韧性和习性,所以,需要恰当合适的过份才能纠正。比如,写错一次,就要重写三次,才能记住,做错一次,就要重做三次才能改正。
保持了低位才能引流,放下了姿态才能接纳,放空了杯子才能续水;虚心才能接受批评, 若要积水,必先低洼,若想成长,必先谦卑,若要高攀,必先低头;若要学好,必先虚心。高位会流失能量,高调会损失财富,高傲会错过机会,装逼会招灾惹祸,摆谱会花钱费事,吹牛会惹是生非。
变旧了就会引发更新,有错了就会产生改正;落后是前进的动力,错误是纠正的激发;坏事可以变成好事,恶行可以变成善举。所以,不要为破旧感到生气,愤懑和怨恨,而要为更新找到出路,方法和技术;不要为犯下错误感到遗憾,苦恼和懊悔,而为行为正确进行整理,修改和变化。
缺乏了就会引发争取,短少了就会鼓励获得;问题是激发能力的因素,困难是提高技术的条件;抱怨无济于事,怨恨无益于情;唯有想办法,找出路和做工作,才能消除缺乏,克服短少。因祸得福非常玄,因坏变好十分妙。
多余了就会引起困难,过量了就会造成迷惑,越多越好是贪婪,越大越好是欲望,而贪婪是灾难的原因,欲望是祸害的由来,多数疾病都是因为吃饱了撑的,多数倒闭都是因为干多了累的。苏联崩溃就是因为太多了,太大了和太广了。规模都是虚假的现象,而基因才是真实的本质。
所以,圣人洞察万物生长的规律,理解万事变化的法则,所以,圣人把保持完整,中正和均衡,作为普遍的行为模式和行动遵则。他们不硬抗,不省事,不高傲,不怨破,不怕少,不求多;依据事物的本性,符合客观的规律,控制自己的欲望。他们保持坦然的心态,服从自然的法则和运用必然的方法,奉行抱一的观念,使用通用的模式;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