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风云榜往事如烈酒成长这条路

那些优秀的大学生,都是怎样利用课余时间的

2018-09-27  本文已影响472人  一周青年

在高中时代,为了激发学子奋发向上,大部分的老师都说过类似的一些话:“同学们努力学呀,上了大学就轻松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听了这番言语后,大家内心都无比期待着高中老师和青春电影里描述的大学。

在上大学的第一个月,我们确实感受到了老师们口中的这份轻松:不用早起早读,上课睡觉不必担心被老师罚站,下课部门班级聚会,宿舍打机煲剧,甚至连上课都放弃……

总结下来就是:吃喝拉撒+上课+玩。

在这颓废氛围中,人很容易被废掉,但其实我们内心都渴望学点东西,于是没有静静思考就开始盲目地学,无奈变得更迷茫。

作为过来人,想分享一些对高中与大学状态间差异、大学里如何学、大学里学什么三个问题的看法。

希望这篇文章,能为大学里迷茫的你提供一些学习思路。

第一点想分享的是:

我们必须分清楚高中与大学的学习环境。

在高中,我们绝大多数的都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我们每天按部就班到课室,学习着课本上固定的知识,有明确而统一的目标——高考,人们对好的评价也似乎停留在卷面上的几个数字。

极强的目的性和标准化是高中跟学模式的特点,当然这点非常适用于高中时期,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我们能顺利进入大学。

但如果我们进入大学,还只采用这种学习模式的话,只满足于科科90+,绩点高高挂就满足的话,其实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进入另一种自学的学习状态。

当然,绩点很重要,本文不主张 #绩点无用论#

在大学,我们不应当只满足于学习知识,更应当学会自我成长,掌握自己的生活节奏,这也是大学这个小社会我们需要掌握的。

不得不说,大学真的是一个让我们对“优秀”的认知变得多元的地方。

我们可能不会对一个绩点很高的人留有太深印象,但是如果他可以在新生见面会上跳一段街舞,能够在部门里设计出一张很好看的海报,或者在数百人面前主持一场校园大型活动……

如果你只是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小透明,或多或少这些人在你看来已经是优秀的人了,你或许会自怨自艾,或许会迷茫,甚至丧起来。

但我想说:NO!

如果你迷茫,可以尝试学习这四点。

1.学术专业技能

在大学里,会有师兄师姐非常乐天派,经常会说“绩点不重要的”、“没有挂科的大学是不完整的”之类的话,很多小朋友会信以为真。

但是,只有真正思考规划过自己在校评优和未来学业发展的人,才知道绩点和专业技能有多重要。

小到年度评优评先,申请奖学金,大到未来秋招、考研保研甚至出国等一切名额有限需要竞争的时候,绩点便会发挥决定性作用。

至于怎么学?

知乎有一个回答给出了一个大致的方向。

2.培养兴趣技能

让自己“不务正业”,强大到能够武装自己。

除了专业绩点,如果你想在大学被认可,很大程度上要看你是否足够地“不务正业”,当你“不务正业”做得事情可以让别人记住你,它便成为了你的标签。

除去专业知识外,现在大学生可以接触的新鲜技能真的太多了,我也想提几点我认为大学期间学习会对未来产生巨大影响的兴趣技能。

① 外语能力

大学过不了四六级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如果没有足够拿出手的技能,请老老实实背单词,掌握一门甚至多门外语,在未来工作它会成为一项巨大竞争力。

② 计算机

当然,计算机的水平说得不是那一级、二级证书,而是与行业或者工作相关的实用软件操作硬实力,或者含金量更高的计算机技术认证证书。

举例:Office办公软件、Adobe设计软件、代码编程学习等……

③ 新媒体

新媒体很大,但也是越来越多年轻人想要学习与就业的方向,但是其实新媒体很大,涉及内容、用户、运营、活动等多个方向。

3.团队工作与生活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

高中前我们大家都各自学习,团队活动甚少;到了大学,你会发现班级活动、部门活动这些都是需要大家一起完成的,甚至是王者荣耀都慢慢变成了团体活动。

通过大学社团组织工作室,你可以提前了解不同团队运营的模式,观察优秀的人是怎么样工作,有机会成为小负责人也是一次很好的练兵机会。

在大学里的人际其实也慢慢向社会过渡,人们会开始根据你所拥有的价值、情商等来考核是否能与你共同工作。

虽然残酷,但是大学真的是学习社交的最后一个友善环境了。

4.实践出经验

实践往往会有两种结果:成功或者失败。

成功的实践是让我们得到直接可见的价值,以后遇到适用的的实践我们可以直接应用;

失败的实践虽然痛苦,但是我们通过反思自省,将自己不足之处罗列出来加以改进,在下次实践中规避风险,也是一种学习。

实践是所有学习的最终练兵场所,无论是来自自己的总结,还是别人的总结,都是值得借鉴的。    

在大学,我们相对自由了很多,除了课程学习以外有了更多选择与尝试的机会,我们奔波于社团、班级、校园各种活动。这时候我们如果还像高中一样闷头学习,非常容易被碎片化支配,反而会迷茫、焦虑。

所以,在学习前我们可以尝试着遵循一个万能原则:自我定位、不断试错、及时复盘。

自我定位

结合自身与他人发展,了解自己,给自己一个自我定位是学习前最最重要的一步。

说到定位,大多人会想到对品牌产品的定位,其实定位也适用于个人,在学习前你可以对自己大学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要掌握什么技巧有一个初步的规划。

在杰克·克劳斯著作《定位》中提到:“定位的基本方法,并非创造某种新的、不同的事物,而是调动心智中已有的认知,重新连接已经存在的联系。”

一定要放空自己,给自己一个独处的空间问自己:我是谁?我想学什么?

不断试错

试错,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去尝试,然后发现哪些是不适合自己的。

以我个人为例,学习过PS,视频剪辑,摄影,滑板,交互设计工具,排版推文,尝试过培养看书的习惯,再到后来的运营公众号,学PPT……

其实很多技能没有变成兴趣,也没能成为特长,尽管看似无用,但是这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我知道了哪些一定不适合我,哪些能成为辅助技能。

大学的试错成本是很低的,此时不试,更待何时?

及时复盘

学习应该是在无限次自我反省与调整。

在大学自学这件事上,为了避免陷入迷茫的学习,我们需要无数次问自己:现在的学习还能不能为我带来满足?还有没有价值?

我们可以将我们培养这件兴趣的过程进行整理,分析规律,权衡利弊,到最后选择深化学习或者断舍离。

举个例子,我完成了一个月的摄影自学。

设置学习计划ddl

ddl除了是最大生产力,更是调整的动力。

所谓ddl,就是最后期限(deadline),我们需要把我们的学习分成多个阶段,为不同的阶段设置小目标与期限。

如果在期限内学习却没有达到目标,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甚至是做取舍,时间与目标两者缺一不可。

写在最后。

不知不觉,又是三千字。

关于大学怎么学,本身就没有固定的答案。

干货与鸡汤最大的差别就是,是否制造焦虑。

鸡汤会告诉你:你过得很烂,快焦虑转发。

而干货会告诉你:我懂你,我想告诉我怎么变好。

在这次的介绍里,希望能让依旧迷茫的朋友了解大学的学习,虽然没有很详细的方法论,每一点都细讲都可以是一篇文章。

文章很长,感谢阅读。

分享完毕,希望有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