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领导一个开放性组织”学习体会

2019-07-28  本文已影响0人  woaikeke

本周学习的得到大学线上课程——【群主思维模型:怎样领导一个开放性组织?】给我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着重来说说。

怎样领导一个开放性组织?这个问题的边界是:

——成员有充分的自主权决定自己的去留。

——组织成员之间是弱连接。

——最终目的是长期延续这个组织。

解决之道在于:

第一,  要从成员的角度去满足他们的需求。
第二,  邀请成员做信息共建,让他们找到存在感。
第三,  建立线下真实的连接。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做到这三点就能够领导一个开放性组织呢?

仔细想来是有道理的,因为这符合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的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解决之道中,第一条提醒我们组织要长期延续,应该首先满足的是成员的需求而非组织的需求。明确了需求的主体,我们再来看:

第三条“建立线下真实的连接”其实是满足了成员在现实场景的社交需求;

而第二条“找到存在感”实际就是满足了成员需要获得尊重和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精神方面的需求。

一言以蔽之,对于一个开放性组织来说,要想长期延续,就是想办法满足成员的需求,特别是较高层次的需求。当较高层次的需求获得满足后,又能反过来促进其基础需求的满足(我更愿意把较低层次需求称为基础需求。)如此,便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了。

以我们的区域科学教师团队为例,就是一个半开放性的组织。老师们没得选,都得进入这个组织,但是什么都不做也没什么直接影响。所以要让我们这个组织焕发活力,那就得用到这个群主思维——下载、上传、互联。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