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六月书单| 那些梦想过上品质生活的姑娘最后怎样了?
六月份随便看了几本小说名著,突然发现本质上写得是同一个人生问题,纯属巧合。
1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她不理解自己这么聪明,怎么又做错了事?再说,她怎么会天差地错,痴心妄想,她的一生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白白牺牲?她想起她爱好奢华的种种本能、她心灵上享受不到的种种东西、猥贱的婚姻和家庭生活、像受伤的燕子跌进泥淖似的绮梦、一切向往的、一切放弃的、一切可能得到的!为什么她得不到,为什么?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是法国作家福楼拜的代表作。爱玛是个美丽的农村姑娘,她家境富有,从小就被送进女子修道院接受贵族化教育,因而举止优雅,姿态娇美,而且会弹钢琴、热衷阅读,深受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对小说中描绘的贵族生活和王子公主的爱情充满了玫瑰色的憧憬。
爱玛嫁给了朴实懦弱的乡镇医生夏尔,被丈夫视作珍宝、宠爱有加。虽然家境绝非权贵,爱玛婚后却向往着贵族般精致优雅的高品质生活,在花钱上大手大脚。
丈夫夏尔爱她爱到没原则,对爱玛的要求无条件纵容,为了妻子的健康问题,不惜中断自己刚有起色的事业举家迁居到另一个陌生的城市重头开始;为了满足妻子的虚荣心,他在金钱方面对爱玛的奢侈消费也是尽其所能地去满足。然而就是这样的模范丈夫,却不能满足爱玛对浪漫爱情和贵族生活的幻想。尤其是参加了伯爵举办的一次豪奢晚宴之后,开了眼界见识了上流社会生活常态的爱玛,这次不同寻常的经历,在爱玛的生活上,“凿了一个洞眼”,回到家里觉得处处寒酸,对平庸的丈夫各种嫌弃,看哪里都不顺眼。嫌弃他“谈吐像人行道一样平板,见解庸俗,如同来往行人一般衣著寻常,激不起情绪,也激不起笑或者梦想”。由于欲望和现实的巨大差距,她开始作天作地,开始变得懒散、乖戾而任性,陷入了抑郁状态。
为了逃离沉闷乏味的家庭生活,追求所谓浪漫新奇的爱情,爱玛接连出轨,并且屡遇渣男,而且在此过程中挥金如土,甚至不惜借高利贷,满足自己对贵族生活的向往。最后被情人抛弃,人财两空,还给丈夫和女儿欠下一大笔债,只好服毒自杀,留下一个破碎的家庭。
2 路遥《人生》
他很快把自己从里到外都变成了一个城里人。农村对他来说,变得淡漠了,有时候成了生活舞台上的一道布景,他只有在寒暑假才重新领略一下其中的情趣。
——路遥《人生》

路遥的《人生》,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本书,虽然主角是农村男青年高加林,但实质也一样,就是当爱情面临名利的诱惑,或者说更上一个台阶的生活这种诱惑时,人的选择问题。加林在农村被土豪欺凌的失意之时,本来已经接受了美丽而善良的农村姑娘刘巧珍的爱慕,但是进了城之后,才华得以发挥,事业上顺风顺水,面对自己的高中同学、官二代掌上明珠黄亚萍的追求,就开始嫌弃前任,最终让对他一往情深的巧珍心灰意冷,明珠投暗。当他再次被命运嘲弄,从城市回到乡下,从志得意满被打回原形,他才明白世界上最重要的是巧珍那颗对他毫无保留的金子般的心,然而他却永远错过了。
最后他感概:“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他千万不能抛开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最近看的《北京女子图鉴》里的外地女孩陈可, 她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那时候暖男张超就是她幸福的全部。但是随着涨薪、升职、见世面,阅历越来越丰富的她开始嫌弃张超偏安一隅,没有远大的抱负,在一顿自助餐之后终于忍痛跟张超分手。
之后她一路遇到富二代、艺术家等各路渣男,每次梦醒时分,心上已经千疮百孔的她总是想到和张超在一起时虽然贫穷但甜蜜简单的时光,但是有些东西一旦错过,就永远不再重来……
应了那句滥俗的话:人总是失去之后,才知道什么最重要。
人人都知道世界上最难得的是善良和诚挚的心。
但是在物质名利诱惑面前,真挚善良的初心也总是最先被忘记、被抛弃。
见了更大的世面,就觉得自己值得更好的,就觉得现在的一切都不再配得上自己。
什么三观不合、成长不同步,无非是名利之下冠冕堂皇的借口。
3 莫泊桑《项链》
她觉得自己本是为了一切精美的和一切豪华的事物而生的,因此不住地感到痛苦。由于自己房屋的寒伧,墙壁的粗糙,家具的陈旧,衣料的庸俗,她非常难过。
——莫泊桑《项链》

相比之下,莫泊桑《项链》中的女主角玛蒂尔德的结局就好很多。《项链》的情节相信大家中学时就耳熟能详,不再赘述。
对比之后就会发现,玛蒂尔德和爱玛有很多相似之处——二人都是出身底层的小家碧玉,都有着强烈的虚荣心和小资情节,向往声色犬马的贵族生活,都是因为找了一个财力和才华都很平庸却无比宠爱她们的老公所以变得肆无忌惮,同样心比天高的薄命红颜。
但是因为人品的关系,两人的结局却大相径庭。
《包法利夫人》爱玛情欲熏心,挥金如土,最关键是不诚实,接二连三欺骗深爱自己的男人,走上了自我堕落的不归路;
而《项链》中玛蒂尔德丢了钻石项链之后,并没有逃避责任,而是诚实地面对和补救,本来十指不沾阳春水,为了还债可以放下身段做卑贱的粗活,和丈夫一起奋斗打拼,最终还清了巨额债务。虽然她失去了娇嫩的青春容颜,变成一个粗糙的中年妇女,鲜花凋零,似乎悲剧,但是从好的方面看,她为自己后半生积累了一大笔财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相信经过这一出闹剧,她以后的生活应该是洗尽铅华,返朴归真过踏实日子了。
女人难免都有爱美之心和虚荣心,可以理解。生活中的一件微小的事情,可以败坏一个人,也可以成全一个人。败坏与成全之间,全看做人的底线在哪里。
4 结语
出身低微的人,一旦开始走入顺境,往往不自知地开始自我膨胀,忘乎所以,以为生活会一路顺下去,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人的欲望无穷无尽,以致于常常忘了自己的现实处境。
这个时候却反而常常是最容易栽跟头的时候,忘记初心的人往往会被生活狠狠地教育,得到再失去的感觉最刻骨铭心。
现实就是这样吊诡,就算你拼尽全力,终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却发现失去了原本拥有的最珍贵的东西,最可怕的是,就算你想后悔,再也回不到原初的美好了。
梦想和妄想有时候一线之隔。 人世间有些福分,看似人人可得,却不是人人都供养得起。只有守住初心,不忘乎所以,方能久远。
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在《给四十岁的崭新开始》中提到一位中年妇女,她出身低微,却凭借超凡毅力打拼出一番事业,最后因为自我膨胀又回到原点,她用一句很真诚的话总结自己的失败:“我啊,因为忘了自己本质是个乡巴佬,才会落得这个下场,你千万不要步我的后尘哦。”
在大城市打拚都不容易,谨以此篇警示在大城市立足并努力扎根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