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十讲之理学-生
2019-05-06 本文已影响159人
穆翕
说来也怪,理学家的宇宙观是丰富多彩的,比如之前我们所提到的理、气以及阴阳都被理学家誉为是万物的构成亦或是宇宙的本源,鄙人才疏将之划分到理学的宇宙观之中,但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却是彻彻底底的宇宙观了。
理学家接受了《易经》以及《中庸》中,有关于“生生不息,化育万物”的思想,这一种观念不同于我们所熟知的唯心、唯物亦或是唯意志论,形成了一种独树一帜的新观念那就是唯生的宇宙观。甚至在理学之中,某些派别的人是将这种唯生的思想,贯彻到学术研究之中了,即将对于生的认识以及对于生的维持方法作为学术研究的观点。
但是,这种唯生宇宙观最为令人称奇的是:这种思想不是形而上的,也不是形而下的,类似于一种客观唯心,却又带有少量的唯物色彩,是不是听起来唯生思想,似乎十分玄幻,又十分神奇。
说起来生的思想,这是一种动的思想,这里指的动是顺从于事物演变的思想,其探究的是一种动的存在。其既承认宇宙是由一种超自然物质所构成的,因此我称之为客观唯心的。但是其又认同于万物演变的途径以及方法,所以我称之为有少量物质的,从这里得出的有关于唯物思想的论断,可以对比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后者也被称为唯物思想。同时,理学家所信奉的思想是运动的,也是整体的,不是形而上亦或是形而下的片面的,孤立的,因此我将之称为独立于形而上和下的,这是一种独立的思想。
这种唯生的观念,不知在宇宙观方面,也反应在了理学家的人生观之上:
位乎上而能覆物者,天也;位乎下而能载物者,地也,天地能覆载万物,而成其能者则有待乎圣人。
然而,这种原始发于动的思想,却总是为后儒称理学家是主张唯静的。程子说过:“先儒皆以静为见天地之心,盖不知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非知道者孰能知之”这怎不令人感到反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