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道德经》日记8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注释
信言:真实可信的话
善者:行为善良的人
辩:巧辩,花言巧语
知者:真知灼见的人;
博:广博、渊博;
积:自私、占有之心;
既以为人:尽量帮助别人
己愈有:自己更充实;愈,更;有,充实;
既以与人:尽量给予别人;
己愈多:自己更丰裕;多,丰裕。
译文
真实可信的话不动听,动听的话不怎是可信;善良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自己的渊博,卖弄自己渊博的人不是真的有知识;
圣人不存占有之心,尽量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实;尽量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裕;
自然的法则,是利成万物而不加伤害。圣人的行为准则,是施惠于人而不与之争利。
笔记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动听的言语并非真实,华而不实的言语多为空洞的,忠言逆耳才利于行。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内心清净的人,没有必要辩解,言多必失,多言数穷,既不评价别人,也不必为自己争辩;那些外在看似愚钝、看似朴实无华的人,内心却都是清澈如水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真正行道的人,不一定知识广博,而懂得越多的人,又不一定具备崇高的道德。
以三方面讲述 外在华丽远不及与内在的修养。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醇厚而不轻薄,朴实而不虚华。所以要放弃浅薄虚华选择朴树厚重,拥有有趣的灵魂永远要好过那些好看的外表。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帮助别人,常常会在无形中让自己的收获要远远大于“为己”;效仿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在助人补不足的过程中,也为自己积累了更多做事的经验和福报。持有一颗助人的心态,长远利益远远要比自私自利要好得多。只顾眼前,所得到的也仅限于眼前的东西,损不足以奉有余,甚至会失去更多;服从天道,天道将永远对万物有利而无害;圣人之道,效仿天道而不争,不欲见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