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
经常动笔,就是“下水”,写“下水”文就是最好的作文备课。
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经常动笔,或者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
“下水”的目的首先在于了解题目的难易,怎样写才好。《记我校春季运动会》,老师一“下水”,决定“化整为零”,把题目改为《春季运动会散记》,大题目下再分两个小题目写。还想写别的话自己选材,自己命题。一“下水”,什么都了然于心,老师明白了,学生才会少走弯路。
写“下水”文不是给学生抄的,但有时候要念给学生听,为学生示之以范。时机,多少都得有数。
一项需要付出艰辛与细心劳动的《大扫除》让学生寥寥数语便交代了,此时读学生的片段,又念老师的“下水文”片段,两相比较,学生会看出自己的毛病所在,悟出修改的方法,这种选择在学生“尝试错误”之后,针对问题读的“下水文”,所指导的优越性是任何口头说教都不能比拟的。
《看菊展》是一篇写活动的记叙文,但是又应当以“状物”---写菊花为主,写菊又不能面面俱到,得有详有略,而且应以“参观(看)”为主线,并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这都有一定的难度。在指导学生参观时,看花名,再去看花;看完花,再去看花名,然后想想人们为什么给它起这个名字,这样在学生掌握了花的特点之后读《看菊展》全文,学生心中就“有谱”了。
写“下水文”尽量得有“孩子气”。如果忘记了自己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写,就使“下水”的意义减少了一大半。也因为“下水文”多数要读给孩子听,所以尽量做到语言准确、浅显、畅达,读起来朗朗上口,在叙事状物上力求富有儿童情趣。
为学生写“下水文”,在注意了一个“浅”字,一个“趣”字,还要注意一个“情”字,一个“理”字。“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是说情理是文章的主干,文辞是情理不可缺少的表现形式。当然,什么事都不是绝对的,到了高年级,在“明白如话”的前提下,还得注意文章意境,文章的韵味,努力做到淡而有味。
不“下水”怎知“水深浅”?要想指导学生写好作文,不妨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