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检常用知识分享

动力变(干式)预防性试验(一、测量直流电阻)

2018-07-13  本文已影响0人  洪城小电工

对于已经投入运行的动力变压器(干式)我司只要求做绕组电阻测量、电压比测量、绝缘电阻测量。

跟着小电工一起来把运维人员必须要掌握的这三个实验一一进行梳理。

示例变压器参数如下:

产品型号:SCB10-1250/35;  

额定容量:1250KVA;

额定电压:(35+2*2.5%)/0.4kV、额定电流:20.6/1804.2A、短路阻抗:6.02%;

绝缘系统温度:H、冷却方式:AN;

空载损耗:2684W、负载损耗:12093W;

一、绕组电阻测量

目的:通过测量结果能够判断变压器绕组是否存在缺陷故障(匝间短路、绕组断股、分接开关接触状态、导线接头焊接质量等)

试验依据:GB 1094.1-2013标准 11.2条款

理论状态:

1、测量前,变压器放置于环境温度变化小于3℃的时间不低于3h。用内部温度传感器测得的绕组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应大于2℃。

【首先作业时间有限,其次是预防性试验,试验结果合规即可,精度要求不高。综上所述,待变压器冷却后,即可进行试验。】

理论要求:

1、绕组电阻、测量的端子温度以及绕组温度都应予以记录。

2、绕组温度、环境温度、绕组电阻同时测量,绕组温度由置于有代表性位置(最好置于绕组内部,如高、低压绕组的通道内。现在的变压器在线圈上会有温感探头插孔)的传感器测量。

【以上两点,依照各单位指定的ISO标准执行】

3、在测量中,应注意将自感效应的影响降到最小程度。测量采用直流。

【自感效应与回路本身几何属性、物理特性及电流变化率有关,缓慢升流可降低自感效应,由仪器自动控制,设备采用校验合格且在有效期内的直阻测试仪即可。】

4、所有绕组绕组和分接都要测量。

【必须严格执行】

原理简述:

直流电阻测试仪内有一个能产生直流电流的恒流源。在测量电阻时,恒流从I+、I-端向被试品输入恒定电流,该电流在被测体上产生相应的电压值。这一电压值在V+、V-端取回本机,经放大计算后(欧姆定律),在屏幕上显示被试品的电阻值。

FORCE和AGND线提供恒流,但由于串联分压,测试线存在mV级电压影响测试结果,所以电压信号不能由这两条线取得。增加SENSE和DGS线直接并联在负载RL上取得电压。上述方法称为四线法或开尔文法。

在测量开始后,需要等待一定时间,仪器才会显示出阻值。这是因为变压器绕组是电感与电阻组成的元件,虽然是恒流源,但在初期电流依旧会有一定的波动,这时仪器给绕组充电,使得电流稳定,从屏蔽电感对电阻测量的影响。

这样我们就能得到较为精确的直流电阻值。

简要接线图:

说明:高、低压测试线(细线为高压侧试验线、粗线为低压侧试验线。原因是高压侧匝数多而线径小,电阻大,到达设备所能检测电压,所需电流小,所以使用细线,反之亦然。)分别接入到装置的A、B、C(高压)和a、b、c、n(低压)插孔中,还要把接地线接入到装置外壳接地插孔中。

将高、低压测试线夹到动力变的高、低压侧靠近绕组的母排,n线悬空。在试验仪的菜单中选择“三相电阻测量”,按变压器铭牌设置好相应参数,然后设置好测试电流(示例变压器,高压侧选择1A,低压侧选择10A)。点击测试按钮,待数据稳定后,读出测试结果。

备注:测试电流的选择尽量使得铁芯尽快达到饱和状态且不能引起绕组发热。可先用万用表简单测量绕组的直流电阻,然后参照仪器的《直流电阻与测试电阻对照表》,选定试验的测试电流。

绕组电阻测量要测试每个挡位,测试一个档位后,停下实验装置后,进行动力变放电后(某些装置自带放电回路,试验停止后自动放电,以蜂鸣器和灯光均熄灭后方可拆线),再换下一个档位,进行测试,往复,直至所有档位测试完毕。

合格标准:当容量≦1600KVA时,三相绕组电阻不平衡率K(线<2%,相<4%)

                  当容量>1600KVA时,三相绕组电阻不平衡率K(线<1%,相<2%)

即三相绕组电阻不平衡率等于

(三相绕组电阻最大值-三相绕组电阻最小值)/三相绕组电阻平均值

除满足上述标准之外,还要与之前相同部位测得值比较,其变化不应大于2%。

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按下式进行换算:

式中:R1、R2分别为在温度t1、t2下的电阻;T为电阻温度常数,铜导线为235,铝导线为225。

如出现数值相差较大情况可做如下调整:

1、零线夹和所测相线夹的距离对实验数据也会有所影响,调整夹子位置,使夹子尽量靠近绕组。

2、三相电阻测量”测量误差较大,如多次调整线夹时,数据仍然不合格,用单线/单相电阻测量(单线用在高压侧;而单相用在低压侧)。

3、高压侧拆除进线电缆,低压侧拆除出线母排。(耗时较多,对作业时间要求高的行业,慎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