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修行”从来离不开工作与生活,“快乐”亦然
1、
修行是一场越狱,越的是心灵与思维之执念的牢狱,在牢狱里我们痛苦、折磨、煎熬,尤其在当下社会快节奏的生活里,有时会令我们感到窒息、感到绝望,这种情况下,人的正常反应,就是想要逃离。
或许我们去了一处世外桃源,那里没有人世的一切杂扰与尔虞我诈,可如果此心不平不静的话,即使在那种环境下,一个人也未必真正快乐。
欠缺的是什么呢?此心仍未平、仍未静。
2、
此心安处是吾乡。或许到了一处安然的所在的确有利于我们暂时放下尘劳,丢下烦恼,但也只是暂时的,尘劳与烦恼并未真正消除,只是被暂时的安乐掩盖住了,问题,依然存在。
怎么办?
直面问题,去解决、化掉它!
在儒家这个过程叫格物致知,在道家叫存心养性,在佛家叫明心见性。
皆实学也,实学,实用之学,真正解决一个人心灵烦恼的大学问,还算不上实用么?
3、
王阳明先生作为明朝最杰出的大儒,其所提出的“致良知”说便是这样一门专门对治烦恼的大学问。致良知,致的是“吾心之良知”,良知散发之后,人所感受到的便是通达与愉悦。其实很好理解,因为烦恼妄想是黑暗面的,是负能量;而良知良能则是光明面的,是正能量。
一次先生的学生向老师抱怨说:“老师,(做)功夫太难了!”
而阳明先生则有些皮地回答他说:“常快活,便是功夫。”
“常快活”,说得多么好啊!检验一个人修行如何的标准其实很简单,一个修行比较好的人,其心地必然是通透愉悦的,因为他的心里时刻光明又充满法喜。而接触到他的人,也会时刻感受到一种轻松与愉悦。
4、
那么为了做功夫或者修行,我们一定要舍弃世间一切正常的工作、生活,去专门修行吗?不然!
有一次王阳明先生衙署内的一位主管司法工作的下属官员就向他请教说:“先生,您的那套学问我认为的确非常好,可我的工作实在太繁忙了,每日案卷、文牍一大堆,我根本做不完,还谈什么做功夫、去致良知啊!”
阳明先生听后笑笑说:
“我何尝教尔离了薄书讼狱悬空去讲学?”
我什么时候叫你放下手头工作去“悬空”、没着没落地讲求学问了?
“尔既有官司之事,便从官司的事上为学,才是真格物。”
真正的“格物”,从来离不开具体工作上的时刻修炼实践,每日在做的工作,就是难得的修炼机会!
5、
接着阳明先生举例为他说:
“比如你在审理案件的时候,不能因为对方应答的磕磕绊绊、前言不搭后语就升起一个‘怒心’;也不能因为他回答问题时应承巧妙,就升起一个‘喜心’;不能因为自己事务太繁杂,而随随便便就把一个案子给潦草结案了;更不能因为有些人别有用心,故意去给人罗织罪名,而你自己却还情愿上当,遂了这些坏人的心意!”
“上面这些仔细推究起来的话,其实背后无非都是你自己的私心在作怪,而且那时候心意的升起,只有你自己才知道。”
6、
接着先生为他说明日常尽心工作就是在做功夫的道理:
“须精细省察克治,惟恐此心有一毫偏倚,杜人是非,这便是格物致知!”
“薄书讼狱之间,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着空。”
当我们把自己分内工作每一项都尽心尽力去做,尽量克治自己私心的时候,既卓越了工作成绩,又克服了自心的黑暗面,喜悦也就自然而然地愈发升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