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阅读与脑洞大开的训练是一个写作者的基本素质(跟大咖学写作系列
- 01 -
马伯庸,本名马力,中国现代男作家,做过作家协会会员。江湖人称 “ 文学鬼才 ” “ 马亲王 ” ,人民文学散文奖,朱自清散文奖,茅盾新人奖,国内科幻最高奖项银河奖等证明了他非同一般的实力。其作品《古董局中局》入选第四届中国“图书势力榜”文学类年度十大好书。
- 02 -
在谈到自己的成长之路时,作家主要谈了两点。第一点,阅读。马伯庸的阅读量大得惊人,他表示自己现在一年至少读2000万字。
他说:“当一个人掌握了足够多的资料,见识了足够多的风景,自然便会有故事可以讲,有情绪可以抒发。”
由于父母工作的关系,在马伯庸的童年记忆里,他总是频繁地随父母搬迁至不同的城市。因为在每个城市都无法长久生活,他在童年时期很难结交到固定的玩伴。长此以往,阅读就成了他消磨时间的最好方式,也是最好的陪伴。
父母从不干涉马伯庸读什么书,因此他的阅读范围非常广泛,科幻、武侠、战争、历史……在阅读这方面,马伯庸可谓算得上从不“挑食”,几乎是拿到什么就看什么。
纵观他的书单,除却历史文学类书籍,还有《天气预报》学科发展史、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甚至理工科类书籍也在他的阅读范围内。
他形容过自己有“阅读焦虑症”,哪怕是在上厕所的时候没有东西可看,他也会把洗发水、沐浴露上的配料成分表拿来读。
他说:“我必须不停地看文字,不然就会特别无聊,然后陷入非常惊慌的状态。一个创作者要想保持创作热情的话,除了灵感之外,最重要的依然是积累。甚至创作灵感,其实也是可以从大量阅读中捕捉到的。”
- 03 -
2019年,《显微镜下的大明》出版,这部小说的灵感,正是来自于他在阅读《明实录》时看到的几个不起眼的小案件。
世界读书日之际,关于读书,作家马伯庸认为,天下没有必须要读的书。他表示,“我们经常会看到会说有什么必读书目,其实我觉得应该开一个叫不必读书目,天下没有什么书是说你必须要看,不看就是悔恨终生的,其实没有。我觉得人和书之间是讲缘分的,某些书你看不下去,那就是看不下去,不要强迫自己”。在写《两京十五日》时,为了展现出明朝京杭大运河沿岸的风土人情,他所研究的相关书籍、论文、报告等考古资料可以装满一个书柜。
- 04 -
第二点——脑洞大开。
小时候,马伯庸常年独自在家,除了阅读,他常常在窗边“观赏”楼下来来往往的人群。他说:“我童年的印象里,没书看的时候,就趴在窗台上看下面的人群,想象下面这些走过的人都是干嘛的:他急急忙忙地往回走,到底出于什么目的?公共汽车上坐着好多人,他们这些人彼此之间认不认识?”
这种“脑洞大开”的做法起初不过是无书可看得无聊,没想到后来却成为了马伯庸经常有意为之的一种思维训练方式。只要是不能看书或写作的“无聊时刻”,他就会采用这种方式来开脑洞。
他说:“我坐地铁的时候,经常人多拥挤不堪,不光没有座位,连伸开手臂拿手机的空间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唯一能动的,只有脑子。”
他会仔细观察周围的人,眼睛穿梭于周围不同的乘客之间,脑子里琢磨着可能发生在他们身上种种不靠谱的故事。
- 05 -
2016年,马伯庸出版了都市奇幻小说《龙与地下铁》,这本书的灵感正是来自于无所事事的脑洞时刻,那时他还是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在某个加完班的夜晚,马伯庸走进地铁站,他觉得此时此刻向他驶来的并非是地铁列车,而是一条龙从洞里钻了出来。
他忽然想到,如果真的是一条龙在都市的地下钻来钻去会怎么样?于是,《龙与地下铁》最初的故事雏形也随之而诞生:长安城的地下生活着数千条龙,居民们喜欢攀在龙背上,在四通八达的地铁隧道中呼啸而过。
马伯庸并不会就此打住,而是继续琢磨,这里穿行的龙需要食物吗?它们吃不吃火锅和烧烤?龙的工作年限是多久?他们有休假吗?在龙穿行的过程中,乘客如果发生不文明的行为又需要如何处理……
一个问题的解决伴随着的必将是新的问题的产生,而一步接一步的逻辑推演,所伴随的就是新脑洞的产生与新一轮的推理。
这种在脑中不断地想象与假设的逻辑推演,让他的灵感源源不断。他将这样的做法称为一种暗地里的功夫,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看得见,但这却是一个写作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和基础能力。
- 06 -
怎么样?马亲王的这两条宝贵的经验教训是不是给我们很多启迪呢?让我们一起聆听大咖的声音,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敬请关注跟大咖学写作系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