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定式馆投资珠玑

威慑与兑现

2019-05-21  本文已影响0人  34457ad5dbb5

美国总统用紧急状态的方式绕过国会把华为列入了禁售名单。

美国一直都是全球芯片技术和软件技术的领跑者,其它国家都依赖它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来搭建和运营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当然作为基础技术和服务的提供者,美国也成了实际上的标准制定者和最大的专利授权国,大多数时候通过专利和技术授权费就能坐着把钱给挣了。而且网络时代的底层技术----芯片技术的专利与产业链都在美国掌握之中。

中国难道不知道芯片技术非常重要,如果只掌握在美国手里随时可能会成为威慑的武器和谈判的筹码?

其实我国很早就在谋划芯片产业自立,20年前政府就在扶植本土芯片产业。 而为什么芯片产业直到现在还没能像汽车产业一样发展起来?

汽车产业能够在中国发展起来是因为中国具备人力成本的比较优势,资源优势和环境容忍度优势。而芯片产业用不上中国这些优势。芯片产业属于高端人才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而且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奇快。早期虽然有政府扶持但是因为当时中国根本就没有芯片相关人才,而国外公司即使把芯片产业转移过来还得从本国派驻工程师,关键是芯片产业配套的其它环节当时中国全都没有,所以要么重建,要么就得依赖本国的其它公司,这导致产业转移成本进一步拉高。所以中国直到今天除了华为芯片设计能力可以拿得出手之外,国内芯片产业其它环节上基本没有一线玩家。

就算华为有一流的芯片设计,也不可能立刻设计出所有华为需要的芯片,而且芯片设计出来之后还需要流片,这一步依然被美国公司控制。可以说美国这次对华为的禁售的确是打在了华为甚至是中国芯片产业的软肋上。

但是威慑一旦兑现后面引发的连锁反应就非常有趣了。

首先中国现在的情况和20年前应该是天翻地覆。我们可以试着推演一下中国芯片产业下一步的变化:首先中国企业作为美国芯片产业最大的客户被禁售,立刻导致美国企业营收下降,企业不盈利首先要做的是断臂求生,降薪,裁员措施纷纷出台。而中国国内厂商以前的侥幸在这次制裁之后彻底破灭。但凡产品有点竞争力的,盈利不错的企业,应该都会加大芯片研发投入。而风险投资也敏锐地捕捉到这个投资热点,资金一旦进来,各类芯片企业就会把国外的有经验的员工或招或挖的成建制转移过来。一旦有了国家安全和产业安全考量,国内芯片产业就会通过关税或其它方式被保护起来,各种优惠的产业政策也会逐渐出炉吸引更多的资本和人才流入这个产业。

最大的可能是蜂拥而至的各类资本用5到10年时间把芯片产业做成红海。

2019年可能是华为后面征程里最坏的一年,也可能成为美国芯片产业最好的一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