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

纪实 | 牵着你的手,呵护你的梦

2017-08-24  本文已影响26人  5770d32d211f

作者&编辑:闵铧锐    张雪敏  单位:新媒体工作室

我们感叹时间不动声色的力量

让我们成为现在的样子

有时间 有机会

去实现那些埋藏许久的心愿

你心中是否也曾深种

一个支教梦

做一个摆渡人  助梦者

不求回报 不问虚名

心之所向 素履以往

生如逆旅 一苇以航


马克思主义学院

7月16日,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寻梦青海,丝路传情”社会实践队赴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开展“迎十九大·筑青鲁情”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

ONE

秉承“以身作则,诲人不倦;寻梦助学,至真至诚”的理念,实践队带领学生们开展“爱我德令哈”故事分享会、“中国梦·我的梦”理想信念主题教育班会、“一图一世界”摄影艺术与实践、“慎独自律·勿忘初心”绿色上网教育活动、“三人行”体育综合素质拓展等主题教育活动,深受同学们喜爱。

在开展的“中国梦·我的梦”理想信念主题教育班会上,队员采用现场教授折心形纸的方式,鼓励同学们将梦想放在心中,并以持之以恒的态度实现理想追求。

TWO

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还与德令哈市第二中学共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 青年志愿服务基地”,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吕晓勇、德令哈市教育科技局副局长张海录、山东共济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庆歌、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会主席胡保华、德令哈市第二中学校长陈述超等出席揭牌仪式。

在揭牌仪式上,吕晓勇和张海录共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青年志愿服务基地”揭牌,签署共建基地协议书。在山东共济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赞助下,马克思主义学院向德令哈二中学生捐赠图书、书包等学习用品。

此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实践队以自身行动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交流沟通、合作共享中推动西部地区教育发展,为自治州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献出力量。


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三尺讲台存日月,一片师心谱华章”。经过一系列精心的筹备与热切的盼望,7月10号,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禹爱童声”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终于踏上了前往禹城市开展支教实践的路途。与之同行的还有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的两支社会实践队伍。

启动仪式

实践队员们顺利到达禹城市后,禹城市为队员们隆重地举办了“山东师范大学禹城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该仪式由禹城市团市委窦光斌主持,共分为五项议程。

仪式伊始,禹城市委副书记刘洪贵上台致辞,他对社会实践队伍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希望同学们可以在实践期间有着美好的回忆体验。接下来山东师范大学团委书记李梦遥发表了一席简短的讲话,她对队员们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与亲切的祝福,同时也提醒学生们出门在外应时刻注意自身的人身安全。

紧接着是社会实践服务队队员代表发言,他提出了对队伍自身的几点要求,并向大家做出承诺,此次实践一定会不辱使命,无愧于心,将全身心投入到社区的孩子们中,情系儿童,大爱禹城。

仪式的最后团市委代表与校代表为三支赴禹城社会实践服务队举行了授旗仪式与揭牌仪式,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禹爱童声”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开启。

七彩课堂

下午,队员们顺利到达禹城市张庄镇“四点半课堂”支教点,与社区内的孩子们进行了初次见面,他们对关于自己负责的课程等进行了简要的自我介绍,并保证将会为孩子们带去除了书本外的其他知识与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由于时间原因,支教队伍计划于第二天正式开始教授课程,热情的孩子们一直将队员们送到了社区门口,盼望着第二天正式课程的开始。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的开展,虽然是平凡的教授过程,却能给教育尚不发达的地区的孩子们带去不平凡的影响与回忆,队员们力求通过做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来为孩子们带去充满希望的明天,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祖国栋梁,这也体现了“禹爱童声”社会实践服务队的主旨——“情系儿童,大爱禹城”。

国际教育学院

7月10日至19日,山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真情共筑希望”实践服务队赴德州市禹城市十里望回族镇禹泽社区开展“彩虹计划”之关注留守儿童支教活动。

“我们喜欢上课”

通过前期了解,实践队员们了解到班上的孩子来自不同的村子、社区、民族,大家互相不认识。基于此,既为消除孩子间的陌生感,也为增进大家之间的友谊与信任,实践队员带领所有小朋友们进行了“素质拓展”活动。

在拓展中,实践队员为孩子们讲解汉族、回族文化的差异,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互相磨合,逐渐熟络并建立了感情。就这样,山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真情共筑希望”实践服务队的七名队员与25个孩子建立了“彩虹之家”,正式开启了“彩虹计划”!

折翼的天使也能飞翔

“彩虹计划”的第二天,“彩虹之家”接收了两名残障儿童——铭铭(化名)和华华(化名),他们分别是脑瘫和唐氏综合征患者。

初见二人,在孩子妈妈的引导下,队员介绍了自己,并尝试着参与到铭铭和华华的活动中去,渐渐地赢得了他们的信任。与此同时,队员们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制定教学计划包括肌肉训练、语言训练、思维训练。起初,教学只是队员单方面的输出,两个孩子并未作出回应。但是经过队员的不断重复和不懈努力,一直未开口的华华说出了第一个字“熊”。

“留守的心灵不孤单”

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儿童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他们渴望关爱,向往外面的世界,支教队员利用自身汉语国际教育的专业优势为孩子们开展了包括文化课在内的多种多样的课程:舞蹈、音乐、绘画、手工、剪纸、党史教育、感恩教育、安全教育、素质拓展、英语角。同时,结合教育、社工等部门的优势资源,还带领孩子们开展了“课外少先队”活动——“喜迎十九大——我向习爷爷说句心里话”。孩子们和社区工作的党员以及老师们还一起举行了社区的第一次升旗仪式;建立了“悄悄话信箱”,让孩子们将心里的话通过信箱传递给父母。

在这片土地上,每个孩子纯真、灿烂,他们渴望爱与温暖。可是,我们知道世界上从没有感同身受,作为一名短期的支教老师,我们能做的就是铺一条路,在我们的引领下让孩子们自己走向阳光、走向温暖的地方。



一次支教行  一生支教情

从学生成为老师  从老师变回学生

角色的转变  真谛的领悟

力量传递力量  希望点燃希望  梦想成就梦想

一片树叶来撼动另一片树叶

看到这里  你心动了吗

未来有太多种可能

我们无法料想

会在哪一个远方与一群童真的孩子

留下一段怎样的记忆

明年暑期  听你的故事

SDNUForeve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