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青春期的孩子
提起青春期,就会想起叛逆期,也正因为此,很多家长特别害怕孩子到青春期,甚至是闻风丧胆。

青春期的孩子真的这么可怕吗?
有这样这个案例:
在疫情期间,妈妈很关心正在读初三的女儿的学习,总是发现孩子写作业不认真,爱出错。为此妈妈很是焦虑,害怕孩子成绩跟不上;好不容易等到了开学,妈妈又很担心女儿在学校里的状况,觉得女儿很紧张,情绪状态不好,而且也不愿意和妈妈沟通,妈妈就更加焦虑了。正所谓是,孩子在家也焦虑,不在家也焦虑。
解析:
首先,在疫情这样的特殊时期下,我们本身的情绪问题就会被放大,可以说疫情是我们情绪的放大镜。
在之前正常的或者说我们习惯的生活场景中,可能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我们自己能够掩饰好这个情绪。而当外界发生变化的时候,把我们的惯性打破了,原来的方法不管用了,而又没有新的方法可以利用,所以问题就爆发了,之前存在的问题也一并显露了出来。
我们也确实可以感受到,在疫情这段时间里,身边的人包括你自己都会比之前都焦虑,情绪更容易爆发。所以,这并不是这位妈妈和孩子自己的问题,当然她们自身是有情绪问题的,但同时也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
当然,为什么这位妈妈会这么焦虑呢?不管孩子在家还是在学校,妈妈都很焦虑,好像孩子无论怎样都无法满足妈妈。是孩子让妈妈焦虑的吗?95%不是孩子的问题。妈妈的这些情绪绝大部分不是来源于当下的这个事件,而是来源于过往的成长过程当中,之前经历的那些事情,尤其是人生早期经历,当下的这个事件,只是触发了她的情绪反应,类似于导火索。
沟通中也了解到,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特别容易生气,对一些未发生的事情也很担心。你看,并不是孩子的问题,相反,孩子成为了妈妈情绪的“替罪羊”。你是不是也有类似的问题呢?
说到这里,大家也都明白了,妈妈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并不是引导孩子去怎样学习、怎样成长,而是先去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情绪好了,才有能力更好的处理事情!情绪好了,才有空间去感受来自外界的来自自己的温暖和关爱。就像一个充满了垃圾的花园,如果不把这些垃圾、瓶瓶罐罐清理出去,怎么有空间生长出芬芳的花朵呢?
如何去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呢?首先在自己条件允许情况下,去寻找专业的咨询师的帮助,这是蜕变成长最快的方式。另外还可以尝试去做一些自己之前没有做过的事情、新鲜的事情,比如马拉松、瑜伽、蹦极、插花、茶艺、阅读,在精神上去愉悦自己,给自己更多的关注与爱,去滋养自己。
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会不愿意和家长沟通呢?我想,这是很多妈妈特别特别想要了解的,她们总想要清楚孩子的一切。
青春期是我们一生当中第2个独立发展期,11-18岁。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思维,独立的想法,想要挣脱父母的束缚,成为自己,希望自己能够独立,从思想上开始不愿意再去依赖于父母。很多时候也不愿意再听从父母的安排,父母的意见。
青春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受身体激素的影响,情绪波动会比较大。不会在向儿童期那样顺从父母。
第三点,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孩子在和父母平时的沟通过程当中不是平等的关系,非朋友关系。父母是凌驾于孩子之上的,那在孩子遇到事情的时候呢,也不愿意去和父母沟通,会觉得“反正你又不懂我”。
人一生当中的发展规律,就像植物要先生根、发芽、然后在开花、结果,这个是我们无法左右的。但是,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好好的和孩子沟通,建议良好的亲子沟通关系,避免青春期真的成了让家里鸡飞狗跳的叛逆期。悄悄告诉你哦,沟通的底层逻辑是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