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想法简友广场

到底什么时候,你才能接受你的工作就是这样的?

2022-11-11  本文已影响0人  莓莓学与思

在刚步入职场的时候,我很长一段时间对一种现象感到非常怪异。

那就是,很多人对他们的工作总是有着喋喋不休的抱怨。

公司制度严格、同事难相处、公司福利差、工作内容不喜欢,诸如此类。

我那时候在想,如果真的这么不堪,为什么你还在这里苟且?还苟且了这么多年?

如果说是初入职场的小白,尚情有可原。

但如果你都已经身处职场5-10年有余了,都还在抱怨,你有没有反思过是自身的问题?

日子是一天一天地过,这么长的时间都没能让你接受自己的工作,最本真的面貌。

在我看来,是不理智,也是悲哀的。

01

记得职场前辈说过:

既来之,则安之。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

工作伊始,尚处在探索阶段的我,对这个道理不甚懂。

越往后,就越发觉得在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个人都在各自既定的工作环境中形成了固定的圈子。

有的人身处平心静气的舒适圈,哪怕是温水煮青蛙也无可厚非。

但若果是充斥着各式抱怨的圈子,那意义又何在?

难不成只是为了生存,而无可奈何?

说实话,我不是很相信。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人没有选择的概率接近为0,除非是自己放弃选择。

这句话,值得细品。

知乎上有道问答题:

对待工作的最好态度是什么?

有一个高赞回答:

当你不再抱怨工作,意味着你的成熟,你的福报已经在慢慢靠近你了。

深以为然。

当你到达了某个圈子,就有到达那里的道理。

哪怕是不太如你意,与其天天自怨自艾,倒不如精进自己。

再微小的事,做到极致,都会是你的优势。

02

朋友公司有个采购经理叫小兰,工作热情确实是高涨,但她却经常跟公司各级销售发生冲突。

销售催她单,她生气;

销售让她去跟原厂确认服务标准,她恼火;

销售跟她再三确认报价,她眼冒金星...

反正,仿佛关于本职上的任一个模块,就没有一个是她看得过眼的。

关键是,她还是这个公司的元老级采购经理。

这让我想起我单位的一个清洁阿姨,跟她真的是形成鲜明的对比。

每每看到清洁阿姨,我都被她那满怀的热情所感染。

挂在她脸上的,总是阳光的笑容。

有一次我问她:

阿姨,你对自己的工作满意吗?

她竟不加思索地说:

满意啊。

我现在这个年纪,也没有其它本领,清洁就是我力所能及的工作,不像你们可以通过脑力劳动来赚钱。

不辛苦吗?我接着问。

辛苦啊。每天早出晚归的,赚的钱也不多。

很经常,一个地点的垃圾刚收拾完不久,隔几分钟又堆成山了。

有一些素质不太好的人,经常没有把垃圾归类。这就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难度,我的手被割伤都是常有的事了。

有时候我看到有人乱扔垃圾,好心提醒一两句,又会遭受指责和谩骂,很难听的话都有。

起初,我也非常恼火。

确实,我是清洁工没错,但这并不代表垃圾制造者可以为所欲为不是吗?

虽然我书读得不多,但我认为职业是不分贵贱的,总有些工作需要有人去做啊。

但我发现,别人并不会因为我有这样的懊恼、生气而有任何改变。

反而还让自己不快乐起来。

既然改变不了别人,那就做好自己,或许这也是作为清洁工要上的功课吧。

想通之后,我就放宽心了。

阿姨的说辞,话糙理不糙。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

你无法控制外界的表现,但你能控制自己应对外界的态度和反应。

接受工作原本的模样,并不是认命,而是你对本职工作的承认。

有些时候,如果暂时还没有能力去改变,那就要学会释然。

能不在意的事情就忘记,能不计较的事情就放下。

这样,你才能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你也才更有资本迎接更好的工作,如果有那一天。

03

还有的人不接受目前的工作,是因为欲望。

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但我想说:

同一件事,你在这里做不好,换个地方,你照样做不好。

很多人总是惯于给自己找后路,事实上,你只是畏难罢了。

别不承认。

人的欲望是无穷尽的,在经历过悲欢离合的起承辗转后,释然与释怀更是需要当下个体去认真面对,深刻理解以及为之而努力的。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然。

给自己一个释然的方式,别让太多琐碎凌乱了平静。

以风的执念飞翔,以雨的心胸求索,在平淡中快乐,在精彩中淡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