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婚姻育儿

中国版《屋顶告白》:中国式父母,到底有多恨自己的孩子?

2018-06-25  本文已影响26人  婚姻幸福师

最近一档国内亲子教育类节目《少年说》引发不少关注和讨论。

之前看过日本综艺“天台告白”,是中学生站在天台向喜欢的人喊话表白,这么操作暖炸了众多老阿姨们皮糙肉厚的心脏。

这一次,中国版“天台告白”是孩子们站上台向父母喊话,结果也炸了,炸开了中国父母亲子关系的现状——

父母是最爱孩子的“陌生人”,最后“坑”了孩子的都是亲爹妈。

孩子们的喊话,真实反映了当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所有的爱都带着条件

一个叫袁璟颐的女孩站上台“吐槽”亲妈。

妈妈从来没有真正看见过她。与她的日常对话永远围绕着“别人家的孩子”展开。她与妈妈对话中,出镜率最高的,是自己的闺蜜学霸。

她永远被亲妈放置在天平上用学习成绩、综合能力、学年排名等等作为唯一指标被衡量比较。

考试没考好,就被揪着落后学科不放;可自己的优点、强项却从来被无视,没有鼓励和赞赏。

台下的亲妈听到后,给予的回应是,不鼓励是为了更好激励,怕表扬会让她轻飘飘。

女儿的每一次声讨,迎来的都是母亲更强势的回应——义正言辞列举孩子的缺点,证明“我是非常客观的(要反思的是你)”

尽管后来退一步指出女儿身上也有优点,但台上的女儿并不买账。

反而是身边的学霸闺蜜谈及袁璟颐给人的印象,让她瞬间泪崩——“袁璟颐用自己的一份热情,感染了我们班所有的同学”,这才是真正的理解和被看到。

而在妈妈眼中,女儿的善良、热情、带给别人的感染力,在成绩单面前,统统成为隐形的存在。

亲妈的分析到后面几乎变成了讥讽,袁璟颐哭着跑下了台。

耐人寻味的是,这是一个被袁璟颐预测到的结果——上台前,她就失望地说过“我妈一定会狠狠怼我”。

袁璟颐妈妈“嫌弃式的爱”不是个案,这种爱还有一个表现形式就是“所有的支持都带着条件”。

还有一个女孩学了七年舞蹈,自己喜欢,又有天赋,结果因为学业被母亲勒令叫停。

她想让妈妈知道自己对舞蹈的热爱,和藏在心底的梦想,可是台下妈妈的回应是“下次考试考进年级前100名就让你学”。

女孩被气哭了。在这所重点中学,这样的要求在短时间内基本等同于回绝。

最后尴尬僵持中妈妈像讨价还价一样答应“前150名”就可以。

让我比较震惊的一个细节还有,一个看起来十几岁的孩子,第一句话是哀求“我再也不想吃苹果和鸡蛋了”

天啊,为什么那么大的男孩,连这么小的生活细节都没有决定权?活生生“妈宝男是如何形成的”的现场解释?

看不到孩子作为个体的独特性,奉行打压式甚至棍棒式教育;听不到孩子的心里话,以“过来人”长幼尊卑的姿态屏蔽孩子的立场;执迷学习的“功利性”、唯成绩论——

《少年说》里浓缩的一幕幕,是多少中国父母在教育孩子上的真实写照?

父母看不见真实的孩子只看见“想象中的孩子”

有人说,因为他们上初中了,父母也背负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应该给予理解。

不,这样的教育姿态,我认为是贯穿大部分中国孩子成长始末的。

还记得曾经看过的记录片《零零后》,是北师大的老师张同道,用十年时间跟拍几个孩子的成长变化,心血之作。

印象深刻的第一个孩子锡坤,8岁,有一个愿意“为了他付出一切”拼命努力的妈妈,可是从来听不到锡坤的真实想法。

锡坤学魔术,妈妈逼着他上台表演,他的不情愿妈妈看不到,一心只觉得“这是为他好”。

锡坤参加夏令营,目的就是培养独立生存能力,难得拎起电话想跟妈妈说说话,结果妈妈远程“指挥”明天应该穿哪件衣服哪条裤子,电话这一边只剩下无话可聊。

有一对生二胎的夫妻俩只看到大女儿的变化,对他们的疏离,却不曾思考过她的想法、顾及过她的尴尬。

礼物作为诱饵引导女儿陪妹妹玩耍,还在一边手机录像,自觉其乐融融,可女儿却无奈地说“我一点都不愿意陪妹妹玩”,“自从有了妹妹,他们从没在乎过我的感受”。

她甚至讥讽地说:“太可笑了,一家人表演其乐融融,怎么会有这样的父母?”

就像另一部关于家庭教育的纪录片《镜子》所言,孩子就是家庭的一面镜子。

孩子的“问题”,折射出的是家庭和亲子关系的样貌——

父母并不愿意接受真实的孩子他们只想接受,他们认为孩子应该成为的样子。

为了控制,不惜让孩子“痛苦” 

作家麦家在《朗读者》上讲过和儿子的关系,冰封期长达很多年,直到儿子出国留学,一封麦家的亲笔信打开父子二人的心结。开始有所缓和,尝试沟通。

麦家如此,很多父母亦是,

在亲子关系中,父母既不是好的表达者,也不是好的聆听者。

父母只是

仲裁者和裁判天然制高点,行使自己的武断和控制。

《少年说》和《零零后》只是反映了孩子青少年的状态,孩子长大成年后的故事,每天在我们身边甚至身上,演绎着。

没有到点结婚生子,父母乃至全家族都有权利干涉羞辱,恨不得越俎代庖;

即便孩子组建家庭,坚决地住在一起,因为“分离即不孝”,其实是父母自己无法心理断奶;

无界限感地控制生活琐事,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指手画脚,让简单生活变得紧张。

曾经我一直想不通一点,很多父母是无法接受跟成年儿女客客气气,彼此融洽的。

比如,一定要说一些狠话,彼此激怒,再苦情地和解,周而复始循环这种疲倦;或者故意制造一些麻烦和矛盾,消耗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确立自己的权威。

后来我明白了——

因为中国式亲子,从未平等过。父母并不真的理解“尊重”,当孩子长大失控后,他们反而成为巨婴,要制造麻烦,甚至是痛苦,才有安全感,体会到深刻却不健康的联结。

不要以为父母和孩子之间,只有爱,父母和孩子,也可以有很浓厚的恨的。

电影《天才少女》中七岁女孩,Mary继承母亲的数学天赋,却只想拥有做普通孩子的快乐。

她的母亲戴安抑郁自杀,留下未完成的数学方程式解答。外婆和女孩的舅舅Frank争夺抚养权,想要把女儿未尽的事业由外孙女继续完成。

麻省理工毕业的外婆一辈子笃信自己的教育理念,一生最大梦想:把女儿的天才基因转换成为后世敬仰的成就。

可她不知道的一个巨大秘密是——

女儿死之前其实已经解答出方程式,但故意交代亲弟弟“等妈死了以后再拿出来”。

可死都没有逃脱母亲的控制,这种执念,延续到了隔代。

死去的女儿是恨自己的妈妈的,她要用自己的生命和母亲最在乎的东西,来做最后的声讨和反抗。

细想起来这难道不是另一种形式的非常悲伤的成人版“天台告白”?

《少年说》看的十分痛心。教育究竟是什么,首先是要尊重孩子的个体性,独立性以及不完美性,我们都是不完美的,凭什么要求孩子完美?

到底是我们不懂这个浅显的道理,还是因为我们太懂得自己的不完美,把攻击欲都发泄到了孩子身上?

在文章的最后,我想用BBC一个纪录片里,一个被这样的严苛的爱对待过的英国学生,对中国式教育的控诉来结尾。

她本来就是个女学霸,仅仅因为体育不够好,就被逼到崩溃。

她精准地描述了这种控制式、压迫式、甚至是羞辱式的爱带来的感觉——

“永远让自己活在与他人的比较里,活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里,并提醒你,即便你竭尽全力,你也不够好。”

希望我们都别给孩子这样的感觉,我们一起共勉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