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出的理由

2023-06-30  本文已影响0人  奔跑的鳄鱼

1、为什么是人?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地球上的物种繁多,为了生存相互竞争。为什么最终胜出的是人呢?

与很多动物相比,人是没有优势的,如果在地球上开个生物运动会,恐怕人很难获得某个单项的冠军,因为人没有强壮的躯体没有锋利的爪牙没有如电的速度没有飞行的翅膀,为什么各方面都不出众的一个物种能够在生物竞争中胜出呢?

因为人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以一个群体形式参加竞争。这种群体不仅是横向的人与人之间的协作,还包括纵向经验积累。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不在于人的体力,这方面人显然不占优势。也不完全在于人的智力,有些动物的脑容量比人大得多,人的优势在于人与人之间会沟通,能够进行复杂的深度的沟通。

深度的沟通能力可以把个体积累的某种经验快速传给整个族群甚至可以代代相传,在某个具体的的问题上一个人的付出可以让其他人少走弯路,这是人类真正厉害的地方。其它动物也会有沟通,但是沟通的程度应该是浅层次的,它们个体获得的经验很难快速传递给其它动物。

准确地传播和接受信息,把别人的认知内化成自己的认知,把别人的直接经验内化成自己的经验。这就可以使得每一个个体在与其它生竞争时少走不必要的弯路。不重复别人走过的弯路,可以准确地保存自己可以走到更远的远方。

2、为什么是科学?

大自然背后究竟存在着怎么的规律这个问题一直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各种各样的学术流派,各自采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现象背后的规律,所有流派中最终胜出的是科学流派。科学家并不比其他学者具有天然的优势,或者说科学家并不比其他学者更聪明更敏锐更有热情,也不是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有多高明。而科学家们之间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沟通方法,每个被证实的科研的成果都可以被其他科学家拿来直接使用,这样就避免了科学家在别人走过的路上重走一遍,另起炉灶重新来过,白白把时间浪费在已有的成果之上。牛顿说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看得更远一点,这说明前人的肩膀宽厚而敦实,足可以支撑后来人,后来人的肩膀又能撑起再后来的人,就如同叠罗汉一般,科学高塔越来越高,成了所有学术研究流派中的显学。

其他研究学术的流派看起来很高深,可存在一个重大问题,那就一个人的研究成果没办法被另一个掌握。比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一听就很玄幻,说穿了就是一个人的研究成果自己都说不清楚,更别指望其他人能够完全理解他成果的内涵。所以其它流派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需要个人悟性去获得对自然对社会的一种认知。而个人的领悟往往是别人已经领悟的东西,这种感悟纯属浪费时间。科学流派是一代又一代人叠罗汉,因为巨人的肩膀结实,其他流派则是各人重起炉灶,因为前人的肩膀既不结实又滑不溜秋,后人没法站上去,所以其他流派就如同摊大饼一般,有广度没高度,支流众多。孔子去世之后,儒家立刻就分出了几个门派;王阳明创立了 心学,他之后立刻分出几个派系;佛祖之后,佛学也被分成许多派别。概其原因,就是因为研究者内部沟通有问题,对同一个问题大家理解的差别太大,各吹各的号各拉各的曲。

那科学家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他们对于每个“名”都有严格的定义,无论是谁看到这个“名”有相同的理解,不带半点偏差,这保证了相互之间沟通无障碍。比如说“力”,什么是力、力的单位、力的测量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有严格的定的义,无论是哪个科学家或者其他人看到这个“力”时理解都是一样的没 有歧义。而其它学术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会让人感到非常费解,比如说“阴阳”,究竟何为阴何为阳,有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让所有人理解的阴阳全是一回事呢?大概没有。

除了严格的定义之外,还有同一套方法去验证研究的成果,如果通过了验证,那么这个成果就可以被其他人当作垫脚石,成为别人向上攀爬的阶梯,如果没有通过验证,那么这个成果就不可以作为垫脚石,这样就不会使得别人在向上攀爬时出危险。这是科学厉害的地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