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天津高考作文《美器之德》
2018年高考语文(天津卷)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60分)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美器之德
在漫长数千年人类历史文明中,我们的先辈创造出无数精美绝伦的美器,令世人拍案称绝。而这些美器背后,蕴含着我们祖先无数的智慧与美德。
- 器之用
同样的一抔泥土,经过揉捏烧制,有的可以成为器具,而有的只是摆设品,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们的功能与用途。能被我们称为“器”的,一定有它的特定用处,在人类生产生活中起着关键作用,离不开的。
在博物馆里,我们可以惊讶的看到,古代劳动人民虽然不懂得各种科学原理,却凭借经验创造出各种功能的器具,有些技艺已经失传。譬如保存食物的“冰鉴”,可以自动吸取油烟的“长信宫灯”等等,人们将器具的用途发挥极致。
从记事起,父辈们就不断教育我们,一定要成为“有用之人”,但何为“有用之人”?一定是可以创造社会价值的人。
我们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一个群体社会,每个人存在都有他自己的价值与意义,我们短暂的一生,就是为了寻找自己的价值与意义的一生。我们渴望能怀才抱器,甚至能成为国之重器。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无论高高在上的士大夫还是平凡的匹夫,无论先人,还是当下的我们,如何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力量,值得我们不断努力探索。
- 器之量
古人认为人们的心胸应该像美器的容量一样,越大越好。如今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收藏在国家博物馆。人们的心胸器量越大,能承受的越多,包容的越多,越受到人们的敬佩与欢迎。
然而器量不是天生形成的。一个人器量的养成离不开性格的培养,性格内向,多疑,焦虑的人,不会有多大的器量。见识思维的习得,也有助于形成器量,只有见多识广,对于各种光怪陆离之事与人理解,才不会斤斤计较整日盘算。器量之差异,不仅在于心胸间差异,更在于大脑间的差异。
- 器之韧
美器形成,离不开工匠数日的辛勤汗水,离不开无数次失败的尝试,更离不开千锤百炼的塑造过程。美器的背后,隐藏着人与物的坚韧之德。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被公认为吃苦耐劳的勤劳民族,坚韧不拔是中华儿女血液中遗传下来的美德。无论古代农业时期,新中国初期的工业时代,还是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一代代中国人依靠坚韧的精神,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辉煌时代。
如今美器,早已成为艺术品静静的躺在博物馆里,而那些传承下来的美德却成为我们炎黄子孙身上的印记,一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