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国名城书法院艺术之家

富冈铁斋《陶渊明柴桑归乡图》

2019-06-09  本文已影响13人  鹿门书院

        富冈铁斋《陶渊明柴桑归乡图》,画心尺寸125cmx40cm,纸本绫裱,立轴,品相如图。 

      有“日本最后文人”之称的富冈铁斋(1836—1924),于天保七年十二月十九日诞生在京都三条衣棚的法衣商(即从事法衣和宗教用具之制造及贩卖者)家中,初名猷辅,后名百炼,字无倦,号铁崖、铁道人等。由于富冈家为重学之家,富冈铁斋自年轻时就开始接触日本与中国的古籍和诸学,从中培养出丰富的文人素养,并以此为基础投身学者之列,同时热衷于书画创作。其具有构图及用笔大胆、设色鲜明等特色的画作,自当时起便得到很高的评价。富冈铁斋更在大正六年(1917)82岁时被任命为画家的最高荣誉——帝室技艺员,并且在今日立于“日本近代文人画巨匠”此一不可动摇之地位。

        富冈铁斋曾自述道,自己终究还是学者,绘画为业余爱好。毋庸赘言,此想法乃是以中国文人画论为准则,根植于所谓职业画家与文人画家之区别,即文人作画并非为了营生,而是将每日余暇所思描绘出来。实际上,富冈铁斋与内藤湖南(1866—1934)、长尾雨山(1864—1942)等当时以顶尖学者暨藏书家而知名的日本汉学界重量级人物,以及辛亥革命时逃难至京都寓居的中国文人罗振玉(1866—1940)等都有往来,可谓京都艺文界之中枢。富冈家庞大的藏书被称为“富冈文库”,是富冈铁斋及其子富冈谦藏(京都帝国大学文科大学讲师,1873—1918)历时约70年岁月搜集而成,尤其所藏中国书籍中,还包含当地早已佚失殆尽的珍书秘籍。富冈铁斋亦有求必应,将如此贵重的书籍与学者们共享,促进京都之近代中国学的发展。

        经由文物和古籍而对中国怀抱深切憧憬的富冈铁斋,作画时相当重视中国明末文人董其昌(1555—1636)所提倡的文人画理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并加以实践。他将读遍近万卷日本和中国书籍所获得的丰富学识,以及对古代的敬慕之心存于胸中,踏遍了北至北海道、南至鹿儿岛的日本各地,并将沿途所见所闻及所感升华为丰富多彩的作品。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名潜,东晋时浔阳郡柴桑县(今九江市西南人)。他生活在充满战乱的时期,自幼博览群书,有大济苍生的政治抱负,从29岁入仕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将军、彭泽县令等职,直到41岁归隐。13年的仕途生活,使他看透了官场的腐朽和仕途的险恶,感到实现自己的理想没有指望,为其与黑暗的势力同流合污,不如摆脱官场的羁绊,退归田园,保全自己的品格和气节。一个偶然的机会促使他毅然作出这一抉择。

  晋安帝义熙元年(405)8月的一天,担任彭泽县令的陶渊明听说郡里派了督邮(代表太守督察各地的官员)来县巡视。县吏劝他穿戴整齐的官服去迎见督邮。陶渊明生平最恨那些狐假虎威,以督邮为名敲诈勒索的官员,气愤地说:“我决不能为五斗米(指奉禄)折腰,去迎奉伺候这种乡里小人。”他推说在武昌的妹妹病故,要去奔丧;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就挂冠解绶,辞官归田了。

  据旧县志记载:彭泽县治在现今的湖口县江桥乡柳德昭村南的凤凰山下。当年城内有玩月台、九曲池、洗墨池等名胜。陶渊明常与江州名人在此吟风赏月,议论时政。后人在此建祠塑像,纪念陶渊明的高风亮节。故址现仅存玩月台遗迹。

  当年,陶渊明是在“洋洋平津”的鄱阳湖上挂上归帆,回到柴桑故里的。归途中,他“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表现出“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愉快心情。行船靠岸,他远远望见家门,就狂喜地“载欣载奔”,而后是“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他走进后园,看到“松菊犹存”,更为兴奋。于是他“携幼入室,有酒盈罇,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他甚至感到村子周围的树木和溪流也因为他的到来而“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他对归隐后的田园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陶渊明饱蘸激情之笔所写的《归去来兮辞》一文,叙述了他辞官归里的原因和归途中的感受,热情奔放,感情真挚,文情并茂。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称赞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

  陶渊明刚回家时,由于有僮仆,只偶尔参加田间劳动,以消愁解闷。后来,家境贫困,雇不起僮仆,非亲自务农不可。他早出晚归,春种秋收,承担全部农活。对于读过书,当过官的封建文人来说,确是难能可贵的。他的妻子瞿氏,与他志趣相同,安贫乐道,励志耕耘。田野上时时出现“夫耕于前,妻锄于后”的情景,被当地人民传为佳话。

富冈铁斋《陶渊明柴桑归乡图》 富冈铁斋《陶渊明柴桑归乡图》 富冈铁斋《陶渊明柴桑归乡图》 富冈铁斋《陶渊明柴桑归乡图》 富冈铁斋《陶渊明柴桑归乡图》 富冈铁斋《陶渊明柴桑归乡图》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