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聊聊金庸政治学

2020-10-28  本文已影响0人  粉妈

这本书是我第一次接触我“阅读能力”之外的书籍,本书是对金庸的著作的深入解析,按作者的做法就是对其中的“潜规则”做了一个剖析。本书共有三部分:《射雕英雄》与《神雕侠侣》卷、《书剑恩仇录》卷、《碧血剑》卷。

对于第一部分我是如饥似渴迫不及待的看完,原因有二:首先初次接触,作者用别样的视角去分析人物,可以说一个眼神就是一个心理、一个动作就是一种情绪、一个事件就是一场阴谋。可以说这本书打开了我狭隘的思维,原来心理学可以玩的这么溜。其次就是这两个著作我熟悉,当作者描述的时候我很有画面感,至于后面的内容,我只能看其中的分析对于各种人物我知之甚少。但是我想看书只是一个载体应该是看收获。

收获有二:

1.心里想的是什么眼里看到的就是什么。正如作者的说的心里有个潜规则,就到处都是潜规则。你心里是美好的,你看到什么都是美好的。也许这正是谈恋爱的时候对方什么都是好的,因为那个时候什么都愿意把事情想到好的地方;对待孩子也是如此:我一直这么告诉自己,哪个小屁孩会有烦恼事,她难受了肯定是不舒服了,所以家里人都觉得我对孩子是无限制的宠爱,可是在规矩面前孩子们都是会问我,妈妈我想XX可以吗?在我眼里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是有原因的,我愿意相信,她们的“不乖”都是自然而发。再者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我去年年底想去旅游,真的应了那句话:越在乎就越会胡思乱想。我一直觉得她们在值班的时候会故意刁难我,我想了各种办法:隐瞒旅游的事、故意说有事、甚至去拍王的马屁等,几天的胡思乱想之后,我决定放过自己,我深谙不良心理的坏处,于是我选择坦荡。我跟王说,我要去旅游,可不可以帮我排在前面,她欣然同意。困扰我的事情一下解决了。所以有句话我越来越觉得有道理,要阳谋。凡事光明正大,其他考技术。

2适可而止过犹不及。能解剖人的心理是一门技术,但是也不要过度解剖,于人于己都是太累。特别是在二幼的一年半,前半年,我几乎沉浸在自己的心理活动里,凡事都是:她们就是,她们肯定是开头。。。。。尽管我很幸运有可以倾诉并给我指导的人,但是解铃还须系铃人,慢慢地我让我自己放过自己,做好最坏的打算,做真实的自己。

甚至

总有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很多人都看到我会觉得我很有书生气,气质很精致。我深知自己没有那么完美,可是读书的意义也许就是,写书的人是以一种完美主义的状态在写,而看书的人就要是一种向完美主义靠拢的心理读书,那么看书才有意义。

现在我终于明白人跟人是怎么开距离的,在《人性的弱点》里有个例子,一个杀人犯不断强调自己是一个仁慈的人。一部分的人自私的自以为自己都是好的,拒绝反思自己行为、拒绝反省自己言行,自然没有进步,甚至没有学习和交谈的必要;而另一部分人,处处能反思、时时求进步。

好吧, 女儿哭了,暂且告一段落,准备开启另一本新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