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古代文化

童年的黑暗造就了历史上少有的权臣——和珅

2017-09-25  本文已影响222人  妆匣玉珍
这位大概没人不认识

和珅,可以说是清朝,甚至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少有的权臣,三十几岁就兼任三部(户部、兵部、吏部)尚书、军机大臣、御前大臣、理藩院尚书等等官职。

简直以前的丞相都没他管得多,还要忙着贪,他也挺累的。

众所周知,他也是少有的贪官,和珅拥有的财富居然比一个国家十五年收入还要多。

这么贪还能当这么大的官,和珅到底有着怎么样的人?

和珅个性的形成和他童年时代的经历分不开。

和珅是钮钴禄家族的一员,钮祜禄氏属于满洲大家族,算得上清朝的贵族阶级。

照理来说和珅家境不错,如果和珅一直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长大后老老实实承袭父亲的官位。

他很有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地方小官,绝不会有乾隆年间叱咤风云的和珅。

和珅的父亲最高的官职是福建副都统,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就是福建军区副司令。

家里虽然不是家财万贯,起码丰衣足食,良妻美妾,儿女绕膝。

还算美满的贵族家的和珅,三岁的时候失去了亲生母亲,母亲为了生他弟弟和琳难产去世。

和珅的人生轨迹在他三岁的时候走了下坡路。

一个三岁的孩子失去了亲生母亲,自然要送到父亲小妾身边抚养。

如果父亲的小妾抚养得他很好,应该有和珅善待养母的记载,可是并没有。

也就是说和珅从三岁开始就失去了母亲的关爱,在后母漫不经心地照料下一天天长大。

这样的孩子都很会看眼色。

如果说和珅失去母亲,后母还会看在和珅父亲的面子上好好照顾他。

在和珅九岁的时候,后母就连这种门面功夫都不用做了。

因为和珅失去了父亲。

那一年,和珅早早地懂事了,以前他常带六岁的弟弟出去玩一天。

这样能少被后妈打骂,把弟弟带出家门,顺便还能教弟弟听话懂事,等什么时候爹爹回来,就能带他们一起上街了。

现在和珅又多了一项任务,他要去上学。

他上的学校可是国家级的贵族学校,能上这个学校的都是满洲贵族。

咸安宫官学。

身边都是同龄人,可以读书写字,少了后妈的责骂。

和珅觉得自己打开了人生的新大门。

可是谁知道这是黑夜来临前的落日余晖。

和珅的父亲正是在和珅进入学校的这一年,因病死在福建了。

后妈不需要再伪装,再也不管和珅和弟弟。

九岁的和珅该怎么办?他又能怎么办?

和珅从一个贵族小公子,一下子变成了一个没爹没娘的野孩子。

他享受过富贵,突然跌入了贫苦的深渊。

普通成年人都很难接受别说一个九岁的孩子。

和珅对很多事还懵懵懂懂的时候,就知道要讨回失去的一切。

或许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失去的是什么,他只想和以前一样吃穿不愁。

有什么办法呢?

当大官,最大最大的那种官。

怎么当最大最大的那种官呢?

成为皇帝面前的红人。

怎么能成为皇帝面前的红人呢?

多读书,做一个对皇帝最有用的人。

既然自己已经进了咸安宫官学,那就好好学习,有了学问就能当大官了。

但是那个学校并不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好地方。

它是顶尖的贵族学校,它开在皇宫里,能在里面上学的都是官二代。

里面的老师都是翰林学士,专门教书的官员。

整个学校官僚气氛很浓。

学生整天就是“我爸爸是XX部部长”,“今天我家保姆开着玛莎拉蒂送我来学校的”,“我毕业了就能当XX部副部长”。

老师整天“小明的爸爸是XXX你们不许欺负他”,“小白这么聪明肯定是继承了他爸爸XXX的优秀。”

在这样的氛围下,和珅这种无父无母,无权无势的孩子想不被人欺负都难。

他常常被人欺负,而且也不会有人帮他。

找朋友?人家不屑于交这种不上档次的朋友。

告老师?老师会为了这种孩子得罪官比自己大的大臣吗?

被同学捉弄,在他背上画乌龟简直家常便饭,同学自己闯了祸让和珅顶包数不胜数。

被老师打,被同学捉弄了,替同学背锅了,老师心里很清楚,戒尺打得永远只有和珅。

在这种环境下,想不被打,强出头是没有用的。

如果一不小心得罪了谁,被赶出学校,那么和珅就真的失去了和他们竞争,夺回一切的资格。

只有忍,不但要忍,还要春风满面地忍。

和大家搞好关系,自然就能少吃点苦头。

一个九岁的孩子能够八面玲珑,靠自己一个人混迹在最优秀的学校里,真是苦了他了。

和珅在那个时候就会选择自己的人生,虽然他才只有九岁,虽然父母双亡,成长环境极差,依然还有他选择的余地。

不忍受别人的欺负,大闹学堂,混迹街市,到了二十几岁去袭父亲的官。

这是第一个选择。

在学校里讨好老师同学,混到毕业,多认识几个人,说不定以后有好的升迁机会。

这是第二个选择。

和老师同学搞好关系的同时,奋发图强,好好读书,不但学好满文,还要学好汉语、蒙语、藏语,熟读汉文化的经典,这些都是统治着最需要的学识。

学会别人不会的一切,让自己变成无法代替的那个人。

这是第三个选择,也是最好的选择。

年仅九岁的和珅已经把自己前路看得那么透彻,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这句话真是一点都不假。

他现在要做的不是逞强斗勇,而是好好准备一切,等待机会的来临。

他不但好好读书,还到处收集乾隆帝的诗词和题字。

小小年纪的和珅见不到他最大的顶头上司乾隆帝,他可以通过诗词和字迹了解乾隆帝的喜好。

跟现在追爱豆的迷弟迷妹们一样,刷爱豆微博、进爱豆贴吧,不错过一丝一毫爱豆的信息。

和珅那个时候绝对是乾隆帝最大的迷弟。

他能凭着和乾隆帝说几句话,就让乾隆牢记于心,绝对不是偶然。

现在许多大学生进了大学打打闹闹四年,一会想考研,一会想工作,一会想出国,毕业两三年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干什么,爱干什么。

埋于八十,死于大学。

和珅在九岁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怎么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所以他才能在三十岁的时候兼任三部尚书,官职多达十几个。

即使在当时也有一位他爷爷辈的人,被和珅这种独特的性格吸引,在和珅十八岁的时候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了和珅。

1773年的一天,乾隆帝出宫踏青,和珅是在乾隆帝庞大的卫队中,等待在乾隆帝面前展示自己的机会。

突然有急报,说一个流放的犯人逃到了缅甸,这可是很敏感的外交问题。

乾隆帝生气了,队伍停了,乾隆从龙辇上下来,说道:“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这句话是《论语》里的话,说猛兽逃出了笼子,放在盒子里的珍宝被毁了到底谁的过错?

乾隆帝生气了,所有人跪了一地。

这时候和珅人是跪着的,脑子再转,机会啊,机会来了。

他跪着回答:“典守者,不得辞其责也。“

这是朱熹给论语的批注,回答得相当漂亮。

乾隆把回答的人叫过来一看,居然是个吴彦祖(和珅长得帅)。

一个年轻的帅哥,不但是个满人,而且精通汉文化典籍,当侍卫真是太委屈了。

和珅的机会,他一生的转折,终于来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