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
昨天开始看一个关于文物古董的电视剧。
那些头一次听闻的技巧与门道,也让我不禁感叹:文物收藏真的是一门玄之又玄的学问。
同时也为那些历尽沧桑,命途多舛的传世珍宝的前途深深地担忧。
有人用智慧与学识,从瓦砾堆里把一眼它们认出;
也有人,耍着聪明,用破铜烂铁来冒充他们的真身。
而今天,正好又读到了余秋雨先生的《莫高窟》:“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多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
我跟随余老的目光,去探看这座石窟的真实面貌,揣摩他的喜与悲,聆听他的热闹与悲凉。
莫高窟是是活的,他曾盛装而坐于苍茫。
穿越战乱荼毒,经历掠夺与破坏。
他的存在,让我们后世子孙为之骄傲,也为之喟叹。
骄傲的是,我们能作为后人拥有如此灿烂繁盛的文化。
喟叹的是,不同后人的带给他不同的命运。
陈万里,救下了他。
在美国人妄图用化学溶剂把壁画从墙壁上剥离,带回美国去“拯救”。
是陈万里,作为美国人的翻译,向村里人及时通报了美国人的计划。
就这样,几十个村民,把这片文明保留在了他诞生的热土。
而令人喟叹的,是一个叫王圆箓的道士。
丝毫不识莫高窟价值的他,竟当了敦煌莫高窟的家。
“他经常出去化缘,得到一些钱后,就找来一些很不高明的当地工匠,先用草刷蘸上石灰把精美的古代壁画刷去,再抡起铁锤把塑像打毁,用泥巴堆起灵官之类……”
“再让那些工匠把下寺的墙壁刷白,绘上唐代玄奘到西天取经的故事……”
“他四处打量,觉得一个个洞窟太憋气,便要工匠们把它们打通。”
“大片的壁画很快灰飞烟灭,成了走道。”
甚至,他用13英镑作交换,将藏经洞内的九千多个经卷,五百多幅绘画“卖”给了英国人斯坦因。
他甚至觉得这位“斯大人”是“布施者”。
余先生不由得扼腕:“世间很多看起来很正常的现象常常掩盖着一个可怕的黑洞。莫高窟的惊人蕴藏,使王圆箓这个守护者与守护对象之间产生了文化等级上的巨大的落差。这个落差,就是黑洞。”
这种有落差的黑洞,从来不单单这一个,这一种。
文物,让你联想到什么?
是价值连城吗?
很多人愿以用估价的方式去衡量一件文物的价值。
因为每一件文物都是凝聚了成百上千年的先人的心血与智力的有形凝结。
一座编钟,一尊玉盏,一方石刻……
他们的存在本身就已经超脱了物质的含义。
内里回响着的是一个民族穿越古今的浑厚呐喊。
而现如今,收藏这种有形的凝结,也成为一种高尚的流行。
我却固执地认为每一件被明码标价的古董,都是极其可悲的。
而那试图用价格禁锢它价值的人类,又好生可笑。
它们本就不属于任何人,它们就像莫高窟,是活生生的存在。
他们有各自独特的仪态和秉性,诉说着历史的幽深。
你观赏着它,它不也静悄悄地看着你。
它们才是将要贯穿时空的主角,人类不过是每个时期的过客。
它们既是注定要照亮后人前方道路的灯塔,又是后人亲近了解祖先智慧的媒介。
那些人想要通过金钱买下的,也不过是它们高傲的一瞬,一瞥。
出价的人的认知与文物本身的价值之间,本就是一个黑洞。
你花重金买到的可能根本就是一副拥有者的优越姿态。
但你是否真的懂它,爱它,是否真的敬重它的生命意义。
不被人藏于密室,不被人错认成瓦砾废墟。
能幸存,被保护,被后世子孙永远地流传与瞻仰,应该是每件文物最好的归处吧。
几个月之前看《奇葩大会》,有一期让我内心很是雀跃。
前央视主播赵普,当场赠送了嘉宾每人一把专属折扇。
赵普表示,正和一个NGO组织一起,致力于保护中国的传统手工艺,之于折扇,却不仅限于折扇。
包括我儿时常见的糖人、活灵活现的面塑、演绎神仙大侠的皮影……
我想这种掀开黑洞,有大智慧的商业运作,若能让这些手艺一直活下去,真的是对文物最有价值的保护。
愿“文物”就一直生活在老百姓的日常里,而不是孤立在玻璃的展柜中。
Anita在简书与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