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我喜欢
作者:杨英(湖南星沙)
海珍师妹给老师和师母的画像,得其神韵,他们很满意。我以为她与老师全家感情真的好。
海珍师妹画像初稿得知海珍师妹,已起笔给我画像。我喜欢。虽不在她近旁,隔着时空,隐隐传来喜欢我的气息。
我与她闲聊过的话题很多,职场打拼、婚恋家庭、艺术爱好、经营门店及自己等,尤其对自己孩子的教育。里里外外,有小确信,小困惑。过日子,虽说不为五斗米折腰,俗世的生活,免费供应的不多。上有老,下有小,大事倒不很多,家长里短,小到针尖事,难免都要操心。
结婚多年,为生计、育儿辛苦曾皱过不少眉,现长了鱼尾纹的中年女人,能回归安静,提笔画画写写。身为妻子、母亲、女儿、儿媳、姐姐、妹妹多重角色的同一个女人,找到现实与浪漫平衡的支点,坚持做到骨子里喜欢的自己,儿女眼里心里喜欢的妈妈的样子,学有母亲的样子,很不容易。女人有安抚冲动莽撞的少年,淡定温润,越来越出落成水的样子,我喜欢。
读书,我喜欢。《汪曾祺散文》早已读完,现重读沈从文《我的家庭》。我对自己现能做到在细读、精读处存疑、再创新,有点高兴。
汪先生写人物,对老师沈从文先生有句口头禅“耐烦”都记得。我对汪先生书中的口头禅:“喜欢我,“我喜欢”,这两句简单概写,很喜欢。
汪先生笔下父亲、继母、爷爷都“喜欢我”,我就猜想,他这么自信,到底是个怎样性情的人,这么逗人喜欢?好奇他喜欢的女人什么样?他的妻子为什么喜欢他?他的祖上拥有田地千亩,药店好几家,他爷爷却一只咸鸭蛋要吃一整天,上午吃一半,用纸封了口,下午再吃一半饮酒。早晚忙着打理生意,如此勤俭节约,为什么仍会衰落?我的好奇心仍像调皮捣蛋的孩童,喜欢去探寻搜找阅读与他相关的一切。
由此,我也想到,写文不必处处细腻精致,我一直不喜欢过度描述的文字,有时不妨粗砺些,更像生活本来面相,现实更丰富,自己和读者想象的空间也更辽阔和深远。
由此,我也想到,我的好奇心,好幻想,爱阅读,爱文字,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有时会怠慢家务,会影响美食制作精心。但爱人咸也吃,淡不嫌。他是理解我的,算找对了人。他的问题,换不同人看,是缺点又是优点。比如较严重偏食,餐餐不爱吃,像大男孩,弄得我搞饭做菜垂头丧气,胃口差。他个性倔强,还喜欢宅,几乎没什么应酬,看似情趣不多,执拗于书法。做妻子的如果功利心太重,实用主义强,贪玩。多会指责、埋怨,渐行渐远。
想年轻夫妻多有争吵,互不相让,难免小任性,也属正常。经历时光洗洗刷刷,磨合磨合,婚姻越老,越是习惯了的伴。
想通了,世间除非生死,都是小事。尤其对亲爱的人,多放大对方优点,多糊涂对方缺点,少讲理,多共情,智商让位下降了,相互理解和支持提高了,夫妻恩爱,家庭和睦。潜移默化儿子,教子方法自由散漫些,儿子也喜欢。
汪先生看见美食就高兴得不得了,他写美食简单明了独特。末了,喜欢又来一句口头禅:“我喜欢”。应是喜欢得无法言语形容。我对美食的情感表达极像汪先生。
对人,也类似,但不说我喜欢,越是喜欢,越不好表达。尤其对眼前亲近人,很少为他们写文示爱。感觉难以驾御文字,丰富表现他们,要拉开些距离,往前回溯,幽怀感恩,静思默想,才得一、两动人句子。我终想好好写他们,展现人世美好。主要还是要丰富自己,这需要诸多因素一起在时光里沉淀、发酵……
汪先生写香瓜,写其中一种叫奶奶哼的香瓜,我记死了火。只用了一句笔墨:说奶奶一边吃一边哼。我头脑中就浮现一幅画来:我老了,吃香瓜,也会这么一边吃一边哼么?说不定还流了好多口水。到底逗人喜欢还是厌恶?
汪先生的文字冲淡平和,却爱憎分明,句句含至情至理,粗看,以为简单容易,实则非常难得。他写物的短文,只三四行表达得独具匠心,他再现不贪,并不求全求高大,不细读,难悟其味。
想想平日里,我喜欢和喜欢我的人与事,看似有些惊奇地来到你身边,发生在你生命里,好像冥冥之中天注定,其实是自己坚持我喜欢遇上的缘份,自然得道喜欢我。